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杜二猛地转过身来,紧紧盯着主管:“她说是看到映鹃了?”

    主管被杜二看得心慌,低声道:“回员外,她说是看到了,只是没有追上。”

    “叫她上来!”杜二看着主管走出房门,脸阴沉得好似要滴出水来。盯着门口看了好一会,突然一笑。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想着没毛虫,这就得到他的消息了。

    过了不大一会,一个十几岁的年少女子走了进来,对杜二行礼:“见过员外。”

    杜二看着翠云,努力挤出一抹笑容:“你跟映鹃是怎么回事啊?”

    “回员外,我跟映鹃认识也有几年了,一向都是要好的姐妹。前些日子,她说要见什么重要的客人,没有首饰,借了我一根金钗去。本来说好一两天就还的,结果从那一天再也没见到她,我还以为她出事了呢,一直担心着。结果今天运棉花的车队进城,满镇的人都去瞧热闹,我也跟着去了。人群里就看见了她,人多挤不过去,喊她她又听不见,找来找去人就跟丢了。那金钗是我最爱的首饰,烦员我帮我去跟映鹃说一声,让她还回来。”

    听着翠云的话,杜二的脸色越来越好,等翠云说完,他的脸上简直笑出花来。映鹃可是一直跟没毛虫在一起的,有了这小妮子的消息,还愁找不到没毛虫?

    好言抚慰了翠云几句,杜二详细问她是在哪里看见映鹃,身边还有没有其他的人,是在哪里把人跟丢的。杜二问得极为仔细,生怕有一点遗漏。

    翠云只以为今天杜员外心善,要帮着自己找钗子呢,把看到的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杜二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算计。龙门镇就这么大的地方,只要有了大致的方向,就不愁找不到没毛虫的行踪。一男一女两个大活人,还真能够平白消失不成?
………………………………

第118章 渐有头绪

    徐平与杨告一边谈论着运来的棉花,一边安步当车,回到转运使司衙门。一到官厅,就见到王尧臣正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满脸焦急。

    见到徐平回来,王尧臣急忙过来见礼。

    徐平奇道:“刚才我还和杨副使说,你只怕正忙着带人巡查街道,以防出乱子呢。怎么这一转眼的功夫,你倒走在我们的前面,到了这里。”

    “外面自然有衙门里的人看着,我有事在身,就先过来了。”

    徐平看王尧臣的表情郑重,知道有大事,忙问:“是什么重要的事?这么着急。”

    “宫六醒了!”

    “宫六是哪个?他醒了又有什么关系?”听了王尧臣这一句话,徐平摸不着头脑。

    王尧臣叹了口气:“宫六就是前些日子龙门镇钱庄劫案幸存下来的那个人,云行莫非不记得了?现在他醒了,原来当时抢劫的人中有他认识的。”

    徐平一愣,忙道:“我们到小花厅去说话。”

    与王尧臣并排而行,徐平问他:“既然认出了人,那你有没有派人去拿?这案子可是上上下下都在盯着呢,丝毫马虎不得。千万不要有了线索,一时疏忽又让人跑了!”

    “人已经拿回来了,而且已经审过。就是得了那个贼的口供,我才来找你。”

    一边说着,三人到了小花厅,分宾主落座,公吏上了茶来。

    徐平看看杨告,问王尧臣:“有了口供,案子也就有了眉目,为何来找我?”

    “原来那日劫钱庄马车的有两伙人,其中有三个不知来历,剩下的这一群,都是本府平日为非作歹的闲汉,为首的就是龙门镇的那个没毛虫。就是童大郎一伙三人里的那个没毛虫,去年因为随人在城里闹事,充军发配到贾谷山采石场。”

    说到这里,徐平才想起来没毛虫是谁,童大郎三人中,还就是他最不起眼,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等大事。有没毛虫,那童大郎有没有参与?

    听了徐平的问话,王尧臣道:“现在就是这里麻烦,前些日子把童大郎和那个什么病尉迟带回来问过话,抢马车的时候,他们两人正跟扑买酒楼的杜二争吵。当时酒楼里有不少人都看见,这两人不可能有分身术,再去打劫钱庄。我现在想的,是不是这本就是那几个人的障眼法,故意找人吵架洗脱自己的嫌疑。要抓童大郎回来问话吧,前些日子已经抓过一次,他现在身份不比从前,可能会让人说闲话。”

    徐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尧臣的意思。公司钱庄这些都是徐平新提出来的,地方上处理起来比较谨慎,而且前些日子徐平说过不要去查童大郎,王尧臣才跑来问自己。

    低头想了一会,徐平问王尧臣:“童大郎和那个对了,杜二,是因为何事吵架?”

    “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像是说童大郎有几日回去得晚了,吵了酒楼的客人。”

    徐平不由皱起眉头:“不对啊,这种事情不应该由童大郎吵起来。”

    王尧臣道:“本就不是童大郎吵起来的,是杜二找上他们门去。”

    徐平皱眉想了一会,突然抬起头来:“不对!我怎么记得前些日子说起,自从童大郎开始认了孙沔家主管的本宗,那个没毛虫跟他们两个就不似以前那样亲密了。”

    “不错,我派去查探的公吏也是如此说。而且,自从童大郎发迹,因为以前杜二对他们几个不好,多次争吵。倒是没毛虫不念前嫌,一直跟杜二有来往。”

    听到这里,徐平叹了口气:“伯庸,你有没有查过那个杜二?”

    王尧臣一愣:“没有,他现在还在河南县衙前当差,隔几日就要到衙门里点卯的。”

    坐在一边的杨告道:“王通判,都漕的意思,你可能想差了,跟没毛虫有瓜葛的,可能根本就不是童大郎,而是那个杜二。你想,那天双方吵架是杜二故意去生事,我们一直都当那事洗清了童大郎的嫌疑,却没注意也一样洗清了杜二的嫌疑。反过来想,没毛虫一直跟杜二有瓜葛,那天杜二主动去找童大郎,那他的嫌疑反而就比较大了。”

    “杜二是衙前,还在河南县当差呢”

    徐平摇了摇头:“伯庸,衙前这些差役,日常处理衙门杂事,跟什么人都打交道,也不是什么良善人家。地方上乱七八糟的事情,有多少是他们搞出来的!”

    王尧臣呼了口气,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胥吏当然不是什么好人,在大宋从来都是低人一等的,官员时时处处都防着。但这里是西京王城,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在他心里总是觉得这里衙门里的更信得过一些。现在看来,倒也未必。

    理清了思绪,王尧臣道:“现在只是少了杜二,当日参与抢劫的强盗,大半都已经逮住了。按着这些人说的,也寻回了一箱赃物。可惜杜二不知道去了哪里,找不到踪影,还有当日拿走四箱赃物的那三个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

    此次抢案丢的是官物,最重要的是把赃款找回来,至于强盗,抓了几个人总能交差。

    杨告突然道:“刚好是三个人,王通判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城里分司官员闹事,有河南县的押司参与,事后不见了。他们也刚好是三人,会不会跟此案有关?”

    王尧臣想了想,一拍桌子:“错不了了!那三人也是河南县的,杜二是河南县衙前,没毛虫跟杜二有瓜葛,刚好全都连了起来!”

    徐平和杨告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王尧臣说得有道理,但这到底是河南府的案件,他们两个转运司的官员,这个时候不好过多插手。等河南府结案,转运司覆查,那又是另一回事。而且那也是调其他州的通判或判官来,两人不会亲自去办。

    王尧臣站起身,来回踱了一会步,对徐平道:“现在不急着动杜二,找人看住就好,他有家有业,跑不了!关键是先找到没毛虫,再沿伊河查访,当日那三人到底去了哪里。云行看这样做如何?有没有什么疏漏?”

    “伯庸处置得当,我提醒一下,最重要的是查逃掉的那三人。河边的人家,能够收下四箱铜钱的没有多少,并不难查。”
………………………………

第119章 月黑杀人夜

    天上没月亮,就连星星也看不见几颗,秋风呼啸着掠过树梢,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杜大郎紧张得紧紧咬住嘴唇,面色发青,把裤脚扎紧,结结巴巴地问杜二:“一定要除了那个没毛虫吗?二弟,杀人可不是玩耍,事发要掉脑袋的!”

    杜二阴沉着脸,日射寒光,冷冰冰地道:“不除了他,我也要掉脑袋!现在外面都知道是没毛虫劫的钱庄大车,当日随着他的人都已经被被逮到牢里,赃物也起了出来,早晚他也跑不掉。本来我想着不怕他把我咬出来,可最近两天,总觉得周围有人看住我,而且还不是河南县的人。官府怀疑到了我,再有没毛虫的口供,事情就麻烦了。冯押司那三人早已经不知去向,现在只要除掉了没毛虫,我便从此高枕无忧!”

    “可——二弟,我只是种地的庄稼人,平时杀鸡都要闭眼睛,哪里能够杀人!”

    杜二转身,目光烱烱地看着大哥,沉声道:“不需要你动手,只要随着我去,在我对付杜二的时候,制住映鹃那个贱人,其它一切有我!这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带着你也是为防万一。哥哥,这次事了,等到年底,这酒楼我便交出去,衙前的差役也早已经服满,从此回家老实种地,与你一起奉养双亲。”

    杜大郎出了口气,欣慰地道:“你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早跟你说过,差役服过便就不要在衙门里厮混。回家种地,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多少是好!”

    “哥哥说的是,我以前想的差了,惹出这一桩祸事!”

    杜大郎咬紧嘴唇,郑重点了点头:“回头是岸!你既然有了这番心思,哥哥便就豁出去随你走一遭,除了没毛虫那个祸害!”

    杜二不再多说,打开窗子看了看外面,回转身对杜大郎点了点头,从桌上拿起一个黑布包着的长条交到他的手里,抬步便就向外面走去。杜大郎捏了捏手里面的物事,硬梆梆的,知道是钢刀,不由心里打颤。见杜二已经走出门去,急忙跟上。

    从后门绕出酒楼,杜二左右看了看,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清脆的虫鸣在寂静的夜里特别刺耳。回头看了看跟上来的杜大郎,杜二轻手轻脚地绕到了酒楼前的大路上。

    白天繁华热闹的官道此时一个人影都没有,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杜二酒楼门前挂着的两盏“气死风”灯笼发出昏黄的光,经这秋天的夜里带来了一丝生气。

    等到杜大郎跟上来,杜二示意一下,沿着路边的黑影,一直向前走去。

    沿着官道向洛阳方向走,出了镇子,便有一条向东北的小路,与伊河并行。这条小路两侧都是一片一片的菜园,这里的菜除了供给龙门镇,还会卖到洛阳城去。菜园里三三两两的有一些茅草屋,有的是种菜的人临时在这里看菜,有的有小院,则是人家在这里常住。

    到了路口,杜二停住脚步,示意杜大郎在这里等候,自己轻手轻脚地走到旁边的菜园里,一直到了伊河边上。

    天上布满乌云,偶尔一颗星星露出来,眨一下眼便就一闪而灭。一闪一闪的星光映到水面上,不时就会闪过一丝亮光,好似夏天夜里的萤火虫一般。

    杜二轻手轻脚地到了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