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还缺当官的人?”

  “不行!”包拯断然说道,突然他又露出了笑容,“二郎,实不相瞒,你的这个县令,还是老夫向朝廷力荐的。”包拯得意非常,眉飞色舞道:“我告诉朝廷,这个县令非比寻常,对内要能治民,对外要能应付辽国咄咄逼人,还要精通商业,为了大宋争取贸易利益。我朝选才,能治民的干吏不少,文武全才也勉强有一些,可文武商,三者全行,一样比一样厉害,舍王二郎不做他想!宁安,你说老夫不保荐你,保荐谁啊?”

  难得,包黑子夸奖人了,王宁安突然一阵恶寒,惊问道:“我说包大人,朝廷不会因为你力荐,都坏了用人的规矩,如果我没猜错,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包拯伸手点指着王宁安,开怀大笑,“果然厉害,实不相瞒,老夫和朝廷说了,只要用了王二郎,一年之内,市舶司和榷场,能给朝廷提供2oo万商税,帮着朝廷周济河北受灾州县,安顿无家可归的百姓。”

  王宁安的脸瞬间变色了,“我说包大人,话可不能乱说啊,榷场的贸易额被限制在5oo万贯,我拼死拼活,也就拿到5o万贯,还要分给辽国一半,上哪弄2oo万贯……对了,你管市舶司要吧,别来找我的麻烦!”

  “不行。”包拯把脑袋摇晃着,然后一指自己的鼻子,“市舶司的提举,就是老夫!”

  听完这句话,王宁安呆住了,他简直要炸了,你包黑子贪功,你作死,别带上我好不?摆明了没希望的事情,我才不给你背黑锅!

  不行,我要上表,要告诉赵祯,我只负责榷场,至于包黑子的海口,让他自己填,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包拯看着变颜变色的王宁安,突然呵呵一笑,“二郎,咱们也算认识些时候了,你知道老夫给你什么评价吗?”

  王宁安一愣,“奸猾,势力,攀附权贵,私信作祟,利欲熏心……反正不是什么好词呗!”

  包拯默默摇了摇头,“二郎,你未免也太瞧不起自己了,老夫观你,是侠肝义胆!河北大灾,你挺身而出,安顿灾民。辽国进犯,又是你不避生死,杀入辽国境内。两国和谈,你有大智大勇,替大宋消除岁币耻辱……凡此种种,当得起为国为民,义胆侠肝,老夫钦佩不已。”

  王宁安挠了挠头,没想到自己这么了不起啊?

  可是下一秒,他又把脸沉下来,“包大人,你别以为灌了**汤,我就要给你卖命啊,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你必须做到!”包拯突然疾言厉色起来,“二郎,两年多了,河北的父老饱经水患,又遇到了辽国入寇,早已经是山穷水尽,民力凋敝。这二百万贯,是老夫反复算过,如果没有这些钱,到了冬天,只怕还有人6续饿死,老夫身为父母官,不能愧对子民,宁安,你现在也是一方父母官,为人父母,就要多为子女着想,你能忍心饿殍遍地吗?”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包拯的几句话,还真说中了王宁安的软肋。

  罢了罢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宁安索性也不再弄各种卷宗了,相比起冰冷的文字,去看看老百姓的真实状态,说不定能有更多的收获……王宁安拉起了包拯,两个人也没带什么随从,直接来了一次走基层。

  从土塔村王家出来,向东走不多远,就会现一块新竖起来的石碑,上面写着平县地界四个字。

  光是这个名字,就很有趣。

  当初王宁安咬定了建的城池是贫民窟,议和结束之后,二十万人的大城,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王宁安来了恶趣味,他再给赵祯的扎子当中,建议干脆就叫“贫县”算了,要不叫“贫民村”也行。

  赵祯看完都摇头了,二十几万人,堪比一个上等府,整个大宋,人口过二十万的城市,也只有区区六个!哪有那么大的村子?

  再说了,叫贫县该多难听!

  皇帝想了想,就正式定名平县,太太平平,四平八稳,平安是福,天下太平……多好的寓意,都在这个字上了。

  ……

  王宁安迈步走进了自己的地盘,说来奇怪,过了界碑,走在平县境内,他的胸膛挺得更高,走起路来雄赳赳的,气势十足,整个人都为之一振!

  包拯捻须含笑,“二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生一世,除了颜如玉,黄金屋,还是又有些更高尚的,你意下如何?”

  放在往日,王宁安肯定半个字都听不下去,只觉得虚伪矫情,可是此时此刻此地,他竟然听进去了,还是心领神会。

  “多谢老大人教诲,下官一定竭尽心力,对得起百姓!”

  不知不觉间,王宁安进入了角色……他在县城转了一圈,看到的东西不少,眉头一直锁着,显然不是很乐观。

  当王宁安走到了城中的几处作坊,眼睛终于有了光彩。

  赵祯拨给了沧州不少船只,王良瑾又去了密州,买了一些船只回来,现在捕鲸船已经达到了35艘,船员过27oo人。

  今年二月开始,6续就捕到了二十多头鲸鱼,除此之外,还捕到了几十头鲨鱼,这是好东西,王宁安让人把鱼翅专门割下来,处理好之后,卖到京城,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至于剩下的鱼皮鱼肉,这个也浪费不了,都被送进了饲料作坊,把鱼肉放在铁锅里面熬,把油脂熬出来,送去制作蜡烛和肥皂,剩下的肉晾干,碾碎,制成鱼粉。

  野狼谷马场的小马驹最大的已经三岁了了,距离上战场的日子越来越近。

  战马之于普通马匹,就好像专业运动员和普通人一样,几乎就是两个物种了,普通马吃点干草,加一些谷糠就可以了,战马却要吃最好的牧草,营养丰富的精料,甚至要吃肉!

  鱼粉就是马儿的最爱,鲸肉多了,百姓也吃腻了,很多都用来制成鱼粉,丰富的蛋白质,让野狼谷的战马十分雄壮高大。

  王良璟这些日子都一直盯着马场,生怕有人不小心,怠慢了战马。毫不夸张说,战马就是王家的未来,就是重振家门的希望!

  捕鲸很顺利,蜡烛和肥皂卖的也不少,除此之外,城中还有酒坊,还有糖寮,都是日进斗金的生意。

  只要产业兴旺,就表明心脏强劲,造血功能强大,哪怕有再多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看够了之后,两个人再度回来,包拯就主动问道:“二郎,你有把握吗?”

  “不大,但是可以一试。”王宁安没有卖关子,“包大人,眼下榷场和县衙都只有我一个人,这么多的事情,只怕管不过来。”

  “没问题,你要多少人,老夫都给你调过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派给你也行!”包黑子还真够大方的,把精兵强将都派出来了。

  只是王宁安微微摇头,“包大人,要想完成2oo万贯的目标,就要听我的,最紧要的就是用人!我不想用任何一个旧吏,既然城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就要用新人!”

  “新人?能成吗?你上哪找那么多新人去?”包拯将信将疑。

  王宁安笑道:“那包大人就不要管了,只要你充分放权,我就拼一把,如果大人舍不得,那我就上表辞官。”

  “好小子,你敢威胁老夫了?”包拯呵呵一笑,“谅你也翻不了天,老夫就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你了。”

  拿到了老包的授权,王宁安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一刻不停,直接赶到了六艺学堂。

  这段时间,王宁安不在学堂,可是学堂里面到处都是他的传说,什么怒斥辽使扬国威,巧计废除岁币耻,力战辽国太子,弱冠出任知县……每一件都是这些学生想都不敢想的,王先生就是活着的传奇。

  听说王宁安回来,他的大小粉丝,蜂拥而至,为了一睹王先生的风采,无不翘以盼。

  韩宗武、苏轼、曾布、苏辙、王雱、吕惠卿、范纯仁、范纯礼、王安国等等人,把王宁安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头,弄得王宁安脑袋都大了。

  “行了,都给我安静一点,这次我过来,是通知你们,实践课又到了!”

  这话刚一出口,所有人都爆出一阵惊呼,而后就是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全都嚷嚷着要报名。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该替他们高兴,还是该默哀……8



第184章 从一片空白开始


  一年之前,一群愣头愣脑的小家伙,带领着无数的灾民,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建造的房舍整齐温暖,街道宽阔平坦,城墙结实厚重……从无到有,这些房舍庇护了二十万人,在以往大宋的救灾之中,哪怕竭尽全力,也要损失两三成的人,几十万人的大灾,能保住一半人口,百姓都要建祠堂祭祀赈灾官员。?

  百万灾民,只损失了不到十万,还是在辽寇入侵的情况之下。

  哪怕事后许久,六艺的学生提起来,还觉得无比骄傲,热血沸腾。天下书院何其之多,却只能培养腐儒酸丁,唯独六艺,知行合一,能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历练。

  这帮满脑子热血的少年郎都忘了什么叫做艰难,也丝毫没有注意到王宁安若有若无的坏笑,大家伙只是疯狂报名,争抢着宝贵的机会,生怕落到人后。

  就这样,不到一天的功夫,王宁安手上就多了三百多人,虽然人手还有些淡薄,但是已经可以运作了。

  王宁安布置给大家的第一道题目,就是平县最急需的是什么。

  有人很快给出了答案,比如教化百姓,比如升堂断案,主持公道,比如劝课农桑,还有建筑土地庙,城隍庙,安抚人心,招募衙役公人……各种答案,五花八门,王宁安对大家的结论都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这时候学生们才现,诸如韩宗武、苏轼、苏辙、曾布、吕惠卿等等,参加过上次实践的老鸟,早已经消失无影无踪了。

  开什么玩笑,实践可不是坐而论道,不到城中走一走,不看看百姓的真实情况,在这里空口说白话,异想天开,不是浪费时间吗!

  哪怕是最懒散的苏轼也不甘落后,在城中到处转来转去,询问那些百姓,跑到各个商铺,观察交易情况,去茶馆酒楼,听听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王宁安告诉过他们,勃勃的生机都存在民间,如果光是看枯燥的数字,或许会让人疯,在民间走一趟,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就比如后世“中华崩溃论”的那位大师,几乎每年都换汤不换药,同一个套路,只要稍微推后一点时间,就能赚大笔的稿费,相比之下,某点的作者还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推陈出新,稍有跟不上,就会被残酷地抛弃……当个经济学家显然比写手容易多了,说出来都是泪。

  其实什么崩溃不崩溃的,只要道市场上转一圈,看看熙熙攘攘的大妈们,还在往篮子里塞满各种蔬菜肉类,就知道所谓的崩溃,那是无稽之谈……

  同样,在平县转了一大圈的学生们,渐渐心中也有数了,先要分析一下平县的情况,所谓辨证施治,就要看看优势和劣势究竟在哪里。

  一直不善言辞的苏辙抢先言了,他比起兄长要害羞多了,红着小脸,但是思路却很清楚,声音也很好听。

  “平县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县,去年建城的时候,只是个灾民安置区而已,所以先生说贫民窟,是对的!城中的百姓只是按照原来的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