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怕早就被折腾死了,文人的心黑着呢!”

  文彦博越听越不像话,句句都像是刀子,直接戳他的心!

  “王宁安,你是不是想说,老夫也会身败名裂,被人家折腾到死,死了也不得安宁!”

  王宁安斜眼望着前方,只是淡淡吐出了八个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八个字,一下子堵住了文彦博的喉咙,让老家伙变颜变色,不寒而栗。

  ……

  身为百官之师,结果被官吏给打了,文彦博是威望扫地,颜面全无。

  原本文彦博就不是坚定的改革派,落到了这一步,他就想着趁机辞官不做,退居山林。当然了,作为一个政治动物,文彦博是不会甘心就此沉沦的。他想着等待时机,没准就能东山再起呢!

  可王宁安的话,让文彦博担惊受怕起来。

  不管怎么样,他已经被归为变法派……从范仲淹这些人的下场,文彦博清楚,新旧交锋,没有是非,没有公理,没有对错,更没有下限!

  有的只是成败,胜者为王败者寇!

  就这么简单!

  “文相公,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现在退了,就表示官制改革失败了,旧派反扑,多少人都要罢官归家,你身为首相,下场会好过我的师父吗?”

  文彦博老脸涨红,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当年庆历新政虽然动静不小,但是和现在比起来,还差得太多了。

  “王相公,你何必逼着老夫呢?陛下心志坚定,就算老夫走了,自然会有别人替代老夫的,更有你王相公坐镇,变法会成功的。”

  “哈哈哈,谁能替代文相公?”王宁安笑道:“是王安石?还是刘沆?或者是司马君实?文相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你就甘心隐退?这些后辈爬上来,你还有机会吗?”

  咳咳……

  又被说中了心事,文彦博只能咳嗽以对。

  做人啊,就是不能被抓到软肋,咱文相公什么都好,就是太贪权,又不甘寂寞。

  他既怕变法失败,被弄得和范仲淹一个下场,又担心后辈弯道超车,乱拳打死老师傅……“唉,二郎啊,你这是要把老夫往死路上逼啊!”

  “非也!”

  王宁安笑道:“我是帮文相公名垂青史啊!偌大的变法,没有文相公掌舵,如何能成功?依我说,你就该彻底想清楚,别再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了。”

  “我……”文彦博痛苦摇头,半晌才道:“老夫早晚会让你坑得身败名裂,千夫所指!”

  正说着话,突然文及甫跑进来。

  “父亲,陛下亲自来探望您了。”

  赵祯来了!

  文彦博一阵激动,他意味深长看了看王宁安,发现这小子嘴角带着似有若无的笑容,老文心里头就明白的,丫的和赵祯是在唱双簧!

  这对君臣狼狈为奸,是要逼着自己上贼船啊!

  文彦博沉思片刻,突然从病床上跳起,大叫道:“快接驾啊!”

  ……

  “宽夫啊!”

  当赵祯看到文彦博的凄惨模样,也吓了一跳,慌忙拉住他的手,切齿道:“这些乱臣贼子,简直可杀不可留!他们眼中还有没有朝廷?居然在宣德门外,殴打首相,他们是在打朕的脸!文相公只管放心,朕一定给你出气。”

  文彦博连连口称不敢,等到落座之后,文彦博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圣人垂爱老臣,老臣铭刻肺腑,要说起来,老臣虽然挨了打,可未必是坏事。”

  赵祯不解,“宽夫,你何出此言?”

  “圣人请想,一下子裁了上万官吏,不管如何,毕竟是动了他们的饭碗,心中不平,也是难免的。老臣身为首揆,一力促成变法,他们归咎老臣,也是情有可原。如今打了老臣一顿,气也就消了,该去新衙门办公就去办公,该致仕回家就回家……经过此事,他们也就不会再闹事了。”

  赵祯和王宁安,一前一后,跑过来,一个唱白脸的,一个唱红脸的,就是怕文彦博撂挑子,好不容易构建好的政事堂架构,如果文彦博不干了,一时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接替的人选……如果陷入人事纷争,就会耽搁整个变法进程。

  不论是赵祯,还是王宁安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显然,文彦博如此顾全大局,让皇帝颇为欣慰。

  “宽夫,只是如此一来,可就委屈你了。”

  文彦博忙道:“老臣深受天恩,理当承受责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老臣三天之内,就回政事堂理事,官制变法,一刻不能停,该清理的官员一个不能少。老臣愿意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宽夫真是朕的管仲啊!”

  赵祯欣然抚掌,他立刻吩咐道:“取纸笔来。”

  文及甫急忙抱过来一卷澄心堂,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珍藏的名纸,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是天下第一的名纸。

  赵祯沉吟半晌,挥毫泼墨,当即写下“国之干城,德望尊隆”八个字。

  皇帝的字可不是随便赐人的,王家曾经得到世代忠良四个字,现在还挂在祖宗祠堂,供人瞻仰。

  老文得到了八个字,更显尊贵。

  激动地文彦博浑身颤抖,涕泗横流。

  “老臣何德何能,受陛下如此赞誉,老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大宋中兴,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

  文府上演君臣情深,消息传出去,无数官员却是愤愤不平!

  “找文彦博不管用,那就只有敲响登闻鼓,咱们找圣人直接理论去!”


第623章 登闻鼓响

  赵祯在文彦博府中逗留了近一个时辰,好言劝勉,安抚老臣之心,甚至可以算谦恭了。最后留下了御笔之后,才起驾回宫。

  把赵祯送走了,王宁安呲着牙一笑。

  “恭喜文相公,从此成为天子腹心,股肱重臣啊!”

  文彦博一屁股坐在病床上,连说话的劲儿都没有了。

  老狐狸就那么傻愣愣地坐着,眼神发直,身体僵硬,把文及甫都吓坏了,心说他爹不会激动过度,直接死了吧?

  “爹!”他低声呼唤,文彦博并不搭理,文及甫吓得伸手去探鼻息,还准备叫大夫。王宁安把他拦住了,往旁边一推。

  “你爹现在是涅槃重生,别打扰他。”

  文及甫傻乎乎道:“涅槃?我爹要成佛啊?”

  “他是要成魔!”

  王宁安没好气说,把文及甫赶了出去。

  病房只剩下王宁安和文彦博两个人。

  王宁安突然哈哈大笑,“文相公,想做天子宠臣,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吧?你现在知道什么滋味了吧?这么多年,我挨了多少骂,被多少人弹劾,听说奏疏都装满了十间屋子……你遇到的这点麻烦,只是小菜一碟,毛毛雨啦,以后还有更多的风雨呢!有你受的!”

  文彦博仿佛清醒了了过来,他傻愣愣道:“能,能不能辞官?”

  “不能!”

  王宁安指了指那八个字龙飞凤舞的大字,笑道:“你要是辞官,这八个字就变成了八把利刃,足够把你们文家杀一个血流成河了!”

  文彦博愣了许久,突然抱着脑袋,大声尖叫,仿佛受伤的野兽。

  他的身躯佝偻,蜷缩在床头,从眼角竟然流出了老泪……

  王宁安看他如此痛苦,竟然没有闲心嘲笑,反而有些同情,老文也不容易!

  这么多年,王宁安和太多的宰执重臣过招、夏竦、陈执中、宋庠、梁适、庞籍、贾昌朝、富弼、韩琦、王尧臣、王拱辰……

  这些位相公当中,无一例外,全都是站在文官一边。

  哪怕他们忠于皇帝,心怀百姓,但是真正遇到士人和皇帝冲突,或者士人和百姓冲突,都要维护文官士人的利益。

  几乎是所有人的本能!

  能超脱士人利益的官员不多……范仲淹算一个,欧阳修算一个,或许王安石也是一个!

  整个大宋朝,就这几个人而已!

  和老文比起来,王宁安从入仕的那天起,就扛着复兴家业的大旗,他是武夫,是将门出身,成为天子宠臣之后,帮着皇帝压制文官,从文官手里抢夺权力,大家斗得你死我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正如王宁安所说,他承受了太多的攻击和谩骂,但是他并不在乎,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你享受了皇帝的宠幸,得到了将门的拥护,就要给他们办事情,天经地义!

  只是相比之下,文彦博更痛苦!

  他是标准的士人出身,哪怕老家伙很无耻,只要有利益,什么事情都愿意干,但那毕竟是私底下。

  在表面上,文彦博还是百官之首,还是雍容大度的宰执,是文人表率,万众敬仰的相公。和王宁安不一样,老文很享受这个身份,他背后也站着庞大的文官集团,无数士人替他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对老文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皇帝信任,文官支持,他在中间,居中调解,占尽便宜,绝不吃亏。

  可随着变法深入,尤其是吏治改革提上了日程,要大裁官吏,文彦博再也没法左右逢源,他必须要在皇帝和百官之间,选择站队!

  当文彦博支持改革官制,就表示他站在了皇帝一边,毕竟这边的实力更大,从理智上必须这么选择!

  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几十年的老官僚,让他背叛文官集团,成为士人口中唾弃的叛徒,还是太残忍了。

  宣德门外的一顿胖揍,那些人神色狰狞,痛骂着自己,言语羞辱,毫无底线。他们诅咒着,谩骂着,文彦博一度真的心灰意冷,甚至有了回家抱孙子的念头。

  好在王宁安和赵祯出现,安抚住了老文。

  但是一想到花甲之年,却要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文彦博还是很纠结,很痛苦,很为难……

  “文相公,你想什么我清楚,小弟也帮不了你,这个坎儿你必须自己过……但是小弟可以告诉你,我们的变法会成功的。”

  “我们……”

  “没错!”

  王宁安笑道:“陛下在煕州的时候,已经说出了要与万民百姓共天下的高论……我大宋经济繁荣,财政发达,物阜民丰,为历代之冠。宽夫兄,我可以告诉你,在西京和东京,每天卖出的各种报纸,就足有一百万份!几乎每三个人,就买了一份……试问,这些看报纸的人,都是士人吗?不是,绝对不是,他们之中,九成以上,就是普通的商贩,各地的商贾,还有许多市民。以往只有士林清议,能影响舆论,左右朝局。可现在呢,普通的百姓商人也加入进来,他们也要诉求,也有希望,而且他们的人数更多,力量更大……陛下选择与万民共天下,就是站在这些人的立场上,监督百官,把大宋变得更好!”

  王宁安意味深长道:“文相公,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这两边的实力,孰轻孰重,你权衡不出来吗?以往圣人是被成千上万的官吏包围着,可是如今呢?数以万计的官员,被千百万计的百姓包围着!宽夫兄,你还怕变法不成吗?”

  ……

  文彦博一直没有动,王宁安的一番话,在耳边不停回荡……老文的确和别人不一样,他经营水泥,投资金融,文彦博很清楚,商人究竟有多强大的力量!

  就拿一个水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