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即使大家伙合起伙来,逼死了这个年轻人。
  那又怎样?
  他已经将法家的诉求和追求说出来了。
  天子听到了!
  百官听到了!
  世人也都听到了!
  然后,法家会一点一滴的,从零开始,将他说的话变成事实!
  最终,他成为了商君、吴起一样的烈士。
  而其他反对者、围攻者,则是史书上的小丑!
  对法家来说,这是一个绝对划算的买卖。
  无论是其他人,还是华元本身,都会这么觉得。
  但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却跟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董仲舒和胡毋生对视一眼。
  他们知道,想要阻止法家,只有一个办法——在道理上驳倒他!在理论上击溃他!在思想和学术上封杀他!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也别无他法!
  必须如此,也唯有如此!
  这一刻,就连韩诗派、思孟学派、重民学派,甚至鲁儒,大家的意志都统一起来了。
  那就是必须狙击法家!
  不然,一旦让法家成功,那么,儒家就又要落入被法家垄断话语权的恐怖时代!
  当然,这些派系内部各自的想法,也都不同。
  有人是誓死也要阻止法家的这一企图。
  也有人想着,先把法家打死,然后自己来执行这个计划……


第1219章 儒家的反击(一)
  当华元走下台时,四面八方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此刻,他已经可以称得上举世皆敌了。
  但……
  对法家来说,举世皆敌,才是常态,才是日常。
  正如商君顶着整个秦国的旧有利益集团和贵族的攻仵,推动变法;吴起在楚国,冒着随时可能被人杀死的危险,果断变法一般。
  真正的法家大臣,假如敌人太少,反对声太小。
  那反倒证明了他并未打到关键上。
  自春秋以来,法家就是旧有秩序的破坏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
  从商君到韩非子,法家不仅仅在变别人的法,也在变自己的法。
  所以,当华元回到自己的位置的时候,立刻就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
  就连几位黄老派的巨擘,都投来了赞赏的眼神。
  对黄老派来说,华元所说的事情,他们当然是反对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欣赏华元和法家这样的举动。
  与世界为敌,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有勇气,有实力的人,自然会得到尊重。
  倒是儒家内部的几个主要学派的巨头,此刻的脸都是青紫青紫的。
  “法家的这些混蛋……”即使是董仲舒平素修养功夫非常深厚,此刻也忍不住爆粗口了。
  而胡毋生,虽然不似董仲舒这样狂躁,但,脸上的神色也不怎么好看。
  此时此刻,董仲舒和胡毋生的脑海里,一直在回荡着方才华元所说的话。
  主要是那一句“治世不一道,则国不必法古”,让他们很受伤,很受伤。
  至于那工匠等级体系,反而变得没那么可怕。
  原因很简单——天子都已经批准了,廷议也通过了让工匠为官的政策。
  即使是法家不提这个事情,迟早有一天,迫于形势,儒家也不得不提此事。
  迎合当政者,这是儒家的天赋。
  况且,儒家现在,其实也不歧视工匠,至少,儒家并不歧视木匠和铁匠以及那些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匠人。
  歧视工匠这种事情,至少现在的公羊派不会去做。
  无论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门下匠人子弟出生的门徒都不少。
  但那句话,却像是一柄利剑,深深刺进了他们两人的心坎。
  儒家之中,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所有派系,都是崇古的。
  三代之治,三王五帝,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依托。
  法家喊出这句商君变法的战斗缴文,实际上就是对儒家宣战。
  “你要战,我便战!”公羊派的儒生,一直就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从来没有人可以在打了他们一巴掌后,还能奢望得到原谅!
  当然了,受限于规则,儒家现在是拿法家没什么办法。
  “等到了明道和论述阶段,吾等必让尔等酷吏下不来台!”董仲舒在心里想着,计划着。
  嘴炮这种事情,儒家会怕谁?
  讲大道理,这是儒生的天赋专长啊!
  然而,长辈能这样去想,年轻人就未必了。
  特别是公羊派的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的耿直Boy。
  “春秋以大义,岂容法家乱之!”董仲舒的得意弟子吕步舒在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想着,然后他就与自己的几个师弟们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吾辈受春秋大义,安能忍法家之乱道?”师兄弟们自然都是义愤填膺。
  公羊学派,有两个核心。
  一是大义,二是夷夏。
  大义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发乎文字而至于心灵。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教育弟子,都是将《公羊传》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剖开来,讲解孔子和先贤们,为何要这么去写,为何要这么去记载。
  从而使得弟子门徒们的身心,都能接近孔子和先贤。
  这也是儒家的特点。
  儒家追求着人人尽尧舜的理想——虽然,这个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因为如此,它才有魅力啊。
  道理很简单,假如无法人人尽尧舜。
  那么,也就只能让已经接近尧舜的——譬如说,纯洁正直善良的吾辈来带领那些愚昧不堪的百姓,向着理想前进了。
  至于夷夏,那就更好理解。
  也是诸子百家共有一个观念。
  在传统的中国世界观之中,这个世界只存在着两个国度。
  一是圣王临轩,王道教化的中国。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华夏。
  二则是茹毛饮血,野蛮愚昧,用两条腿走路的夷狄禽兽。
  是故管仲说:华夏亲昵,不可弃也,夷狄豺狼,不可厌也!
  孔子也开明宗义地说道: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在这里请注意,所谓的夷夏之分,在中国,从来不是血缘观念,更非族群观念,而是文化概念。
  标准就是用中国礼仪、制度、文字。
  用之则为夏,不用则为夷。
  而公羊派,则比所有人在这个方面都要更激进。
  如今,最原始的民族主义,其实已经在公羊思想之中,悄然生根发芽。
  所以,公羊派就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中最鹰派的主战派。
  对他们而言,他们自我认为,自己读了孔子和先贤的微言大义,已经身负了扫清寰宇,使中国重新成为天朝上国的使命。
  现在的公羊派的年轻学者之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只有死掉的匈奴人,才是好的匈奴人这样的想法的激进者。
  而反应到学术争论上,这种激进的情绪就格外高涨了。
  公羊派连谷梁派和左氏学派,都视为异端。
  怎么可以容忍法家的肆无忌惮?
  是以,吕步舒与他的师兄弟商议了一会后,就立刻达成了共识:决不能让法家嚣张,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而怎么给法家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是从学术上否定法家的所谓“治世不一道,则国不必法古”的荒唐理论和谬论!
  带着这样的想法,董仲舒的大弟子,一直为他在广川的麓台学苑,教授着学生,主持麓台学苑的殷忠就阔步走上了演讲台。
  照例,向着天子和四方公卿列侯以及宾客们行礼之后,殷忠就对着话筒,说出了第一句话:“春秋开明宗义,起始便曰:元年,春,王正月!”


第1220章 儒家的反击(二)
  殷忠的话,通过声音,传入刘彻耳中。
  刘彻就立刻坐直了身子。
  因为他知道,他正在见证历史。
  假如,刘彻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公羊派,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整个诸子百家,第一次公开系统的阐述“大一统”的理论。
  虽然,刘彻对于董仲舒和胡毋生现在的想法很清楚——毕竟,人家早就将相关论述拿来给刘彻看过了。
  但,刘彻知道,此事的影响,会有多远。
  春秋之大一统,是中国第一次找到了永恒统一的法理依据!
  历史上,当公羊派提出大一统思想后,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时局变幻以及国势兴衰。
  走过了黑暗的五胡乱华与南北朝分治,经历过痛苦的五代十国混乱之治,也忍受过蒙元与满清的黑暗统治,更在近代,面临着外有列强瓜分,内有军阀混战,汉奸成群的恐怖时代。
  然后,这一切的最终,必然有王者和英雄,应运而生,高举诸夏民族的旗帜,将破碎的山河修整,让断裂的族群接续,抚平战争的创伤,恢复社会的秩序。
  并且通过不懈努力,让诸夏民族重新回到,那个应许之地,那个天朝上国的至尊之位。
  正如三国演义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
  倘若没有大一统思想和理论。
  那么……
  中国还能够渡过那一次次近乎绝境一样的危机,并且重新走向繁荣吗?
  答案是——天知道!
  毕竟,早于诸夏民族就点燃文明火光的古巴比伦王国,现在已经灰飞烟灭。
  汉谟拉比法典,彻底被黄沙掩埋。
  同样早于诸夏文明,就开始发展的古埃及文明,现在也已经奄奄一息,就剩下半口气,整个国家,更是彻底沦为了罗马人的RBQ。
  就连后世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希腊文明,此刻也已经沦为了罗马的殖民地。
  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罗马共和国,其实也走上末路了。
  两千年后的欧陆上,还存在罗马人和希腊人吗?
  事实告诉人们——没有!
  但两千年后中国却依然屹立着,就如它现在屹立着一样。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大一统思想和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英雄,自从有了大一统思想和理论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怎样的失败,统一和强盛的信念,永远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上,无论是强大的异族,还是不可一世的列强,都曾经被矢志于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以及民族尊严的英雄人民一脚踹开。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而今天,这个伟大的思想,即将初鸣。
  在台上,殷忠却是已经开始解释起了他说的话,当然是用公羊派的方法。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之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文王也!”这些都是些普罗大众也知道的事情,但殷忠却是用着一种非常神圣的神态描述。
  台下的听众听着都有些疑惑无比。
  许多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谷梁派的大佬们更是腹诽暗笑道:“公羊怎么派一个如此人物上台?就不怕丢脸吗?”
  这些都是些蒙学就开始教授的事情啊!
  虽然所说与当今教授的内容有所区别,但也是不过稍微高级一点的历史常识讲说罢了。
  譬如那春之始,岁之首,讲的是宗周的历法,是以春正月为岁首。
  然而,就在这一片纷纷扰扰之中,殷忠却忽然提高了声调,道:“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言王正月?春秋之大一统也!”
  这一句话,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将前面的话,与后面的话,贯通起来。
  不止是儒家。
  诸子百家的巨头,都是动容不已。
  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