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话,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将前面的话,与后面的话,贯通起来。
  不止是儒家。
  诸子百家的巨头,都是动容不已。
  甚至有人刷拉一下就站起来,拼命的鼓掌!
  何以言王正月?春秋之大一统!
  说的太好了!
  太好了!
  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所有人思想的星空,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大一统啊!”
  黄老学派的几位巨头都是激动不已。
  大一统的理论,讲道理的话,其实应该是黄老学派最先提出来的。
  只是,之前没有怎么重视。
  如今,公羊派一提出来,还形成了体系和系统后,立刻就让他们豁然开朗。
  这换在玄幻小说里,就是所谓的顿悟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黄老派的巨擘,在心中都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就连法家和儒家的死对头墨者,也站起身来,热烈的鼓掌。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是超越了学派争论和路线争议的事情。
  这公羊派提出的大一统理论,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普遍用于各大学派,并且无有阻碍的好东西!
  自然,没有人会吝啬掌声。
  而且,在听到了这些话后,法家和墨家以及黄老派,甚至杂家,乃至于谷梁、韩诗、荀子等儒家派系,都已经在内心深处开始考虑和思考,怎么编写属于本学派的大一统理论了。
  这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诸子百家一大抄。
  墨家曾经抄袭过儒家、法家、黄老派。
  黄老派也曾经抄袭墨法儒。
  至于那杂家,更是天子第一号大抄袭狂徒。
  杂家之所以叫杂家,是因为它是糅合了儒法墨黄老,乃至于杨朱学派等派系的理论,然后在这些思想上进一步提纯和升华出来的一种哲学和治世思想。
  所以,此时,公羊派搞出了一个全新理论,而且这个理论的潜力和未来,不可估量。
  自然,没有人会拒绝这样一个好事情!
  不仅仅是诸子百家的学者,公卿列侯大臣们,也是纷纷次第起立,为之鼓掌欢呼。
  大一统理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清楚,这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倒是诸侯王们,稍稍有些尴尬,但随后也被迫全体起立,一起鼓掌。
  大一统理论的提出,当然会不可避免的立刻伤害他们的特权和利益。
  但是……
  没办法啊……
  谁敢反对和异议一个如此正确,如此契合了世界呼声的理论?


第1221章 匈奴的图谋
  不过,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公羊派也就这一个新鲜的“大一统”理论值得欣赏和吸收。
  之后,殷忠所讲的东西,就有些让人乏味了。
  无论是他所讲的微言大义也好,还是那些充满了公羊派自己意志的东西也罢。
  听众都有些腻味。
  因为大家发现,这都是老一套的东西。
  也是公羊派一直以来宣扬的东西。
  毫无新意。
  就跟杂家的表述一般,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致。
  毕竟,今天,先有黄老派,发表了象征着这个古老学派新生的演讲。
  又有思孟学派、重民学派、荀子学派之间的撕逼。
  其后,还有法家上场。
  大家早已经习惯了有所新意的演讲。
  一成不变的论述,实在难以提起什么兴趣。
  殷忠见到这个情况,却是有些焦急。
  原本,他与师兄弟们商量,是要上台来给法家一点颜色看看。
  让世人知道知道公羊思想的厉害!
  但是……
  现在来看,全场除了公羊派自己,其他人根本就不关注他们的微言大义,也不想去关心他们那些充满了既定思想的谶语。
  尤其是墨家和法家,几乎全程在低头想自己的事情。
  事实证明,殷忠和他的师兄弟们想太过于理所当然了。
  ……
  而就在汉室举行石渠阁之会的时候,遥远的草原上,一场同样规模庞大的盛会,在匈奴的祖庭龙城召开。
  这是一年一度的龙城大会。
  与碲林大会一样,是匈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本来,龙城大会,应该是在夏五月才会举行。
  但是,如今,迫于汉朝的军事压力,匈奴人不得不将之提前。
  单于军臣,端坐在狼皮椅之上,望着正在龙城的祭祀台上,表演的好事——上百名奴隶,被绑在一个个木柱和图腾上,鲜血不断,从他们的血管喷涌而出。
  这是匈奴人给祖先和神明的血食。
  一个个萨满祭司,围绕着这些因为失血而奄奄一息,无力挣扎的奴隶。
  将一柄柄锋利的青铜小刀,刺入奴隶们的皮肤,现场完成剥皮作业。
  三位年迈的大祭司,跳着癫狂的舞蹈,整个人跟打摆子一样乱颤。
  终于,一位大祭司忽然睁开双眼,用着晦涩的语言,叽里咕噜的说着。
  这是古老的巫语,用于跟神明与祖先沟通的语言。
  世代以来,历代大祭司都是只传给自己的继承人。
  连子女都不会传授。
  自然,除了当代大祭司,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甚至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在这样一番表演后,这位大祭司,跪到一个盛满了鲜血的沟渠之中,匍匐到沟渠里,伸出舌头在浓浓的血池之中,舔了一口。
  然后,他整个人就站起来,张开双手,大声宣布:“冒顿大单于和老上大单于的灵魂,想念祁连山的风光,命令我,转告大单于,一定要将他们的棺椁移葬祁连山!”
  顿时,全场的匈奴贵族和部族首领,都是匍匐在地,说道:“请大单于下令,将龙城迁往祁连山!”
  自然,这是一场表演。
  几乎所有匈奴贵族都心知肚明的表演。
  目的,就是要给移动和搬迁龙城,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目前,龙城所在的方位,实在是太危险了!
  汉朝骑兵出阴山,不用三天,就可以直取龙城。
  一旦汉朝人打过来,那,龙城这里的老贵族和亲戚肯定就要被一锅端!
  这还不止!
  祖宗的骨头,都可能被汉朝人挖出来,鞭尸,乃至于挫骨扬灰。
  没有办法,只能搬迁,而且必须尽快搬迁!
  于是,就只能出此下策。
  借用宗教的力量,来找一个台阶。
  想到此处,军臣也是叹了口气。
  去年的高阙之败,匈奴损失太惨重了!
  整个河间地的部族主力,都遭受了重创。
  甚至还有本部的万骑,全军覆没。
  更有休屠人投降汉朝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后,甚至还发生了右贤王投敌之事!
  几乎整个幕南的匈奴力量,高阙之后,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损失的青壮和牲畜,更是让匈奴的经济,遭遇重创。
  上百万牲畜和二三十万人口的损失,让匈奴人,几乎不敢再去面对汉朝的军队。
  幕北部族之中,甚至有人已经在提议,干脆放弃幕南,将幕南让给汉朝人,匈奴全力西进这样的事情。
  但军臣,却怎么敢放弃幕南?又怎么甘心放弃幕南?
  他很清楚,一旦匈奴力量撤出幕南地区。
  那么,且之那个叛逆,就真的要崛起了。
  背靠着汉朝人的支持,又占据了幕南,且之极有可能真正的对他的单于宝座构成威胁。
  更何况,富饶的幕南草原,比起幕南的贫瘠寒苦之地,无疑就是天堂。
  没有了幕南,匈奴人放牧都成为问题。
  所以,无论如何,且之都不敢放弃幕南。
  自然,要守住幕南,就不能被动防御。
  必须主动出击!
  而迁走龙城和龙城之中的祖宗棺椁,就是为了进攻做准备!
  可是,怎么主动出击?又派谁去主动出击?
  这让军臣这些天愁的头发的白了很多。
  匈奴如今,已经彻底被汉朝军队打的丧胆了。
  一个个曾经强大和赖以为自豪的精锐,在汉朝军队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一般的被打的崩溃。
  河阴之战,甚至出现了一支汉朝偏师,硬顶匈奴主力的神话!
  右贤王且之带人去偷袭汉朝的新得之土安东都护府,结果被一群民兵给包围和迫降……
  这战争,根本就没法打了!
  但不打又不行!
  军臣想起了前些时候,呼衍当屠以及自己的那位被放出来的弟弟若鞮王在他面前泣血诉说的建议。
  “大单于现在国内诸部族之中,都在流传着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谣言……许多部族,人心惶惶,甚至有越来越的部族,选择了不再回幕南过冬,即使是那些回到幕南的部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着一旦汉朝人出现就投降的主意……这样下去,不用汉朝人来打,要不了几年,大匈奴就要瓦解了!”
  军臣当然知道,他们说的非常正确。
  草原帝国,素来就是依靠铁腕和强大的骑兵来维持统治。
  帝国一旦陷入失败的深渊,就会陷入可怕的瓦解危机之中。
  当年的东胡帝国,就是如此,因为被匈奴屡屡战败,结果一夜之间崩溃,偌大的部族,灰飞烟灭,只有几千残部,逃去东方的冰天雪地之中,苟延残喘。
  而匈奴,如今,则毫无疑问的,走在东胡崩溃的路上。
  帝国内部人心惶惶,各大部族的首领,都心怀鬼胎。
  即使是本部之中,也有着各种投机分子,上跳下蹿。
  即使是他用西征得来的战利品和财富,拉拢和收买这些人,但也只是暂时稳住了帝国的内部。
  一旦汉朝人继续进攻,匈奴再吃败仗。
  那么,匈奴帝国很可能就真的要面临是当东胡还是大月氏的抉择了!
  到那个时候,他这个单于和他的亲信、妻女,就统统要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不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他就必须进攻,而且,必须打赢!
  就像呼衍当屠所说:“如今匈奴恐汉、畏汉之情,日复一日高涨,大匈奴必须战胜一次汉朝军队!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在战场上击败一次汉朝人!”
  呼衍当屠说得对。
  一个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这个敌人无法战胜。
  如今,匈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破汉朝军队尤其是汉朝的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只要赢一次,那么,匈奴人的血性和骄傲就能回来!
  不然……
  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赢?
  经过了马邑和高阙的教训,军臣是死也不愿意再去碰汉朝的那些可怕的野战军团了。
  整个匈奴,也没有人敢去碰。
  因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正面与汉朝主力对抗,哪怕是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还有地利,那也是找死!
  所以,柿子,必须捡软的捏!
  对军臣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汉匈边境非常漫长。
  漫长的长城防线上,有很多个选择。


第1222章 对墨家的疑虑
  在军臣神伤之时,石渠阁上的讲义,依然在继续着。
  殷忠似乎没有面对这种局面的经验。
  而且,因为前面表现太出色,结果如今却被诸子百家冷落,反差太大。
  让这个公羊学者有些心理失衡——虽然他今年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
  但说到底,他还是缺乏面对这种大场面的经验!
  要知道,他的老师董仲舒,最让人赞叹的一个事迹就是三年不窥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