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听从丞相的“劝谏”,哭哭啼啼的在宫里面置办下了一个送别宴,与妻妾子女,抱头痛哭了一番后,才不情不愿的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赵王上京的王驾马车,刚出邯郸城,车辕就断掉了一截。
  许多邯郸民众,都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大王,在王驾马车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的可怜兮兮的样子。
  许多百姓,顿时就被这场面感动了。
  想当年,幽王刘友,也是这么哭哭啼啼的踏上前往长安的旅途,最终,回来的却只是一副枯骨。
  如今,王驾马车刚出邯郸城,就断掉了车辕。
  这是大大的恶兆!
  按照民间的说法,出门断车辕,这是主人再也不能回归故乡的预兆!
  于是,同情心本来就很泛滥的赵地百姓,这下子,在感情上很难再接受又一位大王将要横死的命运!
  毕竟,赵国这地界,汉室以来,就经历过了数代大王,一去不返的故事了。
  张敖去了长安,要不是他妻子鲁元公主面子够大,几乎就没有生路了……即使如此,也被从赵王撸成了宣平侯。
  刘如意去了长安……死了……
  刘友去了长安……饿死了……
  现在,又轮到刘友的独子,要踏上这条不归路了吗?
  邯郸城,一下子就变得群情激奋了起来。
  百姓自发的结伴出城,送别赵王,送别群众多达十余万,连绵数十里,一直将刘遂送至邯郸城外三十里的河道边。
  ……
  刘遂上了车船后,又是各种借口,各种拖延,将整个队伍,在路上滞留了好几天,直到正月下旬,他的船队才磨磨蹭蹭的抵达了雒阳城外。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赵王泪别邯郸,十万百姓哭送大王,这么一个悲情十足,泪点十足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是以,刘遂王驾抵达雒阳时,本来情感细胞就比较丰富,加之小资情调比较深厚的雒阳人民,就纷纷出城围观。
  坊间舆论,对赵王刘遂,一下子就变得同情了起来。
  长安一下子就被坊间舆论给绑架了起来。
  事实上,刘氏政权,大抵算得上中国历朝历代中,最容易被舆论裹挟的王朝。
  当初,一句“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童谣,就造就了淮南、庐江、衡山三王并封。
  赵王刘遂的低姿态以及他悲情感十足的旅途故事,在为他赚饱了眼泪的同时,也基本上为其带上了一个免死金牌。
  除非长安真的不要脸了,不然,不太可能真的针对刘遂做出什么过分的惩处,顶多削地罚金,甚至,为了安抚天下,收买人心,树立牌坊,长安可能非但不会责罚他,便是有所赏赐,也说不定了!
  但是……
  刘彻长长的叹了口气。
  怎么说呢……
  只能说刘遂命不好!
  谁叫他在路上耽搁了这么久,磨磨蹭蹭的,现在还没到长安。
  结果,刘彻的兄弟们纷纷打着“恭贺父皇,平定叛逆”的旗号,各自回到了长安。
  这些兄弟们,回了长安后,自然就开始各自活动,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自己谋取好处。
  就像刘非,刘余兄弟,回来以后,就开始拉各种关系,找各种门路,甚至不惜重金贿赂朝臣。
  就连刘荣,都亲自跑来刘彻这里,低下了他往常高傲的头颅,低三下四的说着好话。
  目的嘛,当然是想分一杯羹!
  去年,兄弟们都没捞着一个什么像样的封国。
  像刘非跟刘荣,就是挤在常山郡。
  混的最好的刘阏,也不过是一个人独霸了一个河间郡而已。
  比起开国之初,那些动不动辖地三五个郡的封国来说,刘彻的兄弟们的封国确实够寒酸的!
  如今,吴楚既然倒下去了。
  那么,吴楚两国六郡一百余城的庞大地盘,就成了刘彻兄弟们垂涎欲滴的猎物。
  几乎人人都想在上面咬一块肥肉下来。
  至不济,也要占点好处。
  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出了宫,吃过苦头的皇子大王们,算是看清楚这个世界了。
  没有一个足够富庶和庞大的封国,别说锦衣玉食了,就连顿荤腥,都很难得!
  这些兄弟们,上跳下窜,甚至成群结队的,天天往东宫跑,在窦太后面前诉苦。
  窦太后耳根子本来就不怎么硬,被孙子们这么一诉苦,就给皇帝和刘彻施加压力了。
  窦太后的想法很自私,也很正常。
  国家这么大,吴楚也被灭了,总不能让皇子皇孙们,窝在一个屁股大的小国里,天天吃糠咽菜,过着当年先帝在代国时那样的苦寒日子吧?
  于是,被这些兄弟们一搅合。
  整个历史彻底乱掉了,而赵王刘遂的命运,也从背锅侠,向着悲惨侠的世界,无限坠落。
  毕竟,赵国的盘子那么大,战略位置又是如此重要。
  无论是天子刘启还是刘彻,都不可能,放心将一个如此重要的封国,交给一个不放心的旁系宗藩。
  尤其赵王刘遂,还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现如今,刘遂的命运,其实已经被决定了。
  他不可能再回到赵国了!
  最好的下场,充其量,也顶多是一个张敖。
  倘若他不识趣,刘如意,刘友的榜样,就在那里!


第352章 兄弟们(一)
  即使已经是正月下旬了。
  但长安的天气,依然很冷,昨夜,刚刚下过一场小雪。
  太子宫甲观的殿堂前还残留着些雪花。
  刘彻带着刚刚来到长安不久的胞弟刘阏沿着殿堂前行,兄弟俩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
  不过三五个月没见,刘阏就已然成熟了许多,举止也有了些大王的模样。
  他甚至还学会了怎么拐弯抹角的在刘彻面前探听长安宫廷的变化。
  刘彻看着,心里也有些高兴。
  没点手腕跟能力,是镇不住三越的外藩的!
  特别是南越国主赵佗那只老狐狸已经活了差不多八九十岁,可谓是如今硕果仅存的,从秦末战乱活到如今的地方割据势力首领。
  赵佗这人,典型的见缝插针,只要能找到机会,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伸出脑袋咬一口。
  是以,坐镇广陵的汉家诸侯,必须要有一定的手腕和心机。
  不然,肯定会被那只老狐狸连皮带骨头一起吞了!
  “皇兄……”刘阏低着头,忽然道:“昨日,寡人与常山王觐见东宫太后时,常山王似乎提了一句‘邯郸城高墙厚,国土广袤……’……”
  刘阏一边说,一边不时的抬头看了看刘彻,观察刘彻的反应。
  赵王刘遂被召来长安,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闻。
  盯着赵国的人也有不少。
  刘彻闻言,却是嘿嘿一笑。
  他自然听得出来,刘阏是对赵国动心了!
  说句实话,倘若刘彻现在是刘阏的位置和处境,恐怕也会对赵国更加动心。
  毕竟,吴地虽富,但毕竟是南方!
  一俊遮百丑!
  赵国再怎么不如吴地,但终究靠近长安,地处中原腹心,而且荆舒是惩,夷狄是膺,这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
  只是……
  刘非那个家伙,怎么可能这么好心呢?
  刘彻只是稍微一想,就明白刘非是个什么算盘了!
  感情这货看上了赵国了啊!
  想拿赵国来与刘彻做个交易。
  让他去赵国,然后换刘阏顺利转封广陵!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平心而论,假如这个交换成功,那么,无论刘彻刘阏刘非都是胜利者!
  刘阏转为江都王,封国面积扩大,财富增加,而刘彻可以完整的获得整个刘濞遗留下来的造船工业和作坊,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未来的大航海基地。
  至于刘非,成为赵王,恐怕他做梦都会笑醒,赵国地处长城脚下,与匈奴接壤,未来十几年,大的战争,不会发生,但小打小闹却是难免,对刘非来说,这恐怕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了!
  只是……
  哪有这么容易!
  刘彻现在有十一个兄弟。
  除了刚刚会走路说话的小猪外,就只有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刘越没被分封出去。
  其他八个兄弟,都是藩王。
  这些兄弟里,除了长沙王刘发是个倒霉孩子,素来在宫中没有什么根基外。
  其他七个,哪一个是省油的灯?
  不说别人,刘荣这个家伙,就很难应付了!
  毕竟,诸皇子中,刘荣最长,太子捞不到也就算了!
  总不能封国都捞不到一个好的吧?
  当初,刘肥的例子可就摆在哪里!
  满足了刘阏、刘非,刘荣的希望,刘彻就不能不考虑了!
  偏偏,刘荣这个家伙狮子大开口,居然话里话外的跟刘彻暗示,他想去彭城为王,理由是靠近丰沛,可以长拜高祖庙!
  另外,刘余、刘胜、刘彭祖、刘端,这些兄弟,也有着各自的追求。
  在这场分赃大会中,刘彻就算是吐血,也很难将这些家伙都满足了。
  可偏偏,皇帝老爹借口养病,让刘彻监国,然后,顺手一道旨意,将诸王封地改封的权力交到了刘彻手里。
  这才是刘彻如今头疼的源泉。
  八个兄弟,人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这个太子兄长。
  就是刘荣都对他低头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彻现在别说表态了,连暗示都不敢给人!
  不然的话,东宫、后妃、皇帝老爹,哪一个跳脚掀桌子,刘彻都要乖乖的立刻请罪!
  也就是在刘阏面前,刘彻能多说两句话,稍微的给他些暗示和提醒。
  “常山王真是如此说的?”刘彻笑着看向刘阏,道:“孤倒是觉得,皇弟你不太适合!”
  这话确实没错,作为兄弟中与刘彻关系最近的刘阏,刘彻并不希望自己的这个兄弟跳进赵国这个大坑。
  在整个汉室的历史上,赵王,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诅咒!
  历任赵王,就没有一个善终的!
  前面几个倒霉蛋还可以说是吕后在位,环境使然。
  但,刘遂之后,刘彭祖家里发生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就足以说明,邯郸那地方,风水有问题,与刘氏八字不合!
  反正,在汉室当诸侯王,临江、燕国、赵国,这三个封号,能不要,最好不要,敬而远之就可以了。
  刘彻觉得,或许把刘荣送进邯郸城里当赵王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事情,他说也不算数!
  他现在的角色,大抵就相当于一个被皇帝老爹提着线摆在门面上的木偶,所谓的“监国太子”的身份,其实与后世的政协有异曲同工之秒。
  在大事上面,他只有鼓掌的权力。
  要不是这次诸王回京,皇帝老爹怕麻烦,不想去沾这趟浑水,刘彻这会,也就是个摆设。
  既然如此,刘彻也明白,他现在的角色,只是一个将诸王的意向和意图,传递给皇帝老爹的话筒。
  至于,兄弟们最后会怎么分封,变成什么身份。
  那就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他最多最多就是在旁边敲敲边鼓,给某几个人说些好话或者赛点私货。
  刘阏闻言,脸上却是闪过一丝落寞。
  太子兄长想把他运作去广陵为王,刘阏自然是很清楚的。
  但他在河间已经习惯了赵地的生活和风俗,而且,赵地的女子也比较温婉,合他性子。
  说实话,刘阏并不想去广陵。
  哪里离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