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韬看着自己的父亲,他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虽然他们家的食邑早就从河东的绛县挪到了巨鹿的条县,现在又到了赵国的长平。
  但是——无论如何,周氏在河东郡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自己的父亲,其实当年也是知道周阳由在河东郡干的一些事情,就算隐秘的倒卖仓储粮不知道,那也应该知道,周阳由是头吃人的老虎!
  这个真相,让周韬毛骨悚然。
  “这就是政治吗?”周韬心里想着:“没有对错,不分正邪,只在唯我……”
  这个时候,宣室殿的正门缓缓打开。
  沿着台阶,一个个火盘被点燃,形成一条用火光照亮的通道。
  在那最上方,巍峨的宫墙矗立云霄之中。周韬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漩涡在那殿堂的上空旋转,一切人世间的罪恶与黑暗,都在那里被打扮的光鲜亮丽,五彩缤纷,犹如出嫁的小娘一般纯洁可爱。
  “入殿吧!”周亚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冠帽,对儿子道。
  “诺!”周韬恭敬地答道。
  但他在心中已经暗暗发誓,这辈子远离政治。
  反正,靠着父亲的余萌,他最起码也能安逸一生。
  ……
  此刻,刘彻正站在铜镜前,任由侍女为自己着装。
  汲黯恭身站在刘彻身旁,为他念着过去五天,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以及廷尉衙门的简报。
  “内史报告,关中各市坊中,近日流出大量铜钱,尽为四铢,三铢,有司请奏,是否查禁……”
  听到这里,刘彻开口道:“不用,法无禁止则不纠,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要去干涉!”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是列侯勋贵跟商贾们趁着朝廷政策还没发布,在紧急出货。
  刘彻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了,免得出现撕破脸的局面。
  反正目前来说,他们就算出货,接盘的百姓也不一定会亏多少。
  况且,刘彻已经准备在明年开始启动新旧钱币的兑换政策。
  毕竟,过去数十年,汉室朝廷跟天下的商贾贵族,不知道铸造了多少枚钱币。
  这些钱币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起码都是铜钱。
  而中国严重缺铜。
  借着这个机会,用大量的五铢钱回购民间货币。
  这既是对国家信用和信誉的尊重,也是一笔赚钱的买卖。
  刘彻已经定好了兑换的比率了。
  四铢钱与五铢钱实行二比一的兑换比率,而三铢钱,则以十当三行之。
  这样就保证了市场的稳定,避免发生紧缩或者钱荒。
  而且,因为刘彻将五铢钱的币值跟粮食、食盐以及铁器固定。
  在事实上以粮本位给五铢钱背书。
  这就使得,国家势必能通过回购钱币,大赚一笔!
  保守估计,也能产生百万万钱以上的盈利。
  所以说,发行货币,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没有之一。
  唯一的问题是,粮食跟铁器以及食盐,还并不是最佳的本位货币参照者。
  黄金才是!
  至于白银……
  中国自古缺银,想实行银本位,开了美洲副本先。
  汲黯又接着汇报:“备盗贼都尉衙门报告,前日,长安城东二里发生械斗,伤十五人,械斗双方俱被捕拿,羁押于内史……”
  刘彻听着摇了摇头:“此等小事,内史廷尉自可处置,何以报于朕前?”
  “说说械斗双方的背景罢!”
  这是在听到报告的瞬间,刘彻就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的很。
  关中一年到头,发生的械斗数都不清楚。
  每次械斗,不死上十几二十个人,官府都懒得去管。
  普通的械斗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在刘彻面前。
  通常被下面的人推到皇帝的面前的案子,肯定卷入了列侯或者外戚。
  “一方是宋子候……”汲黯低头答道。
  “啊……那个惹祸精啊!”刘彻也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宋子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候国,食邑总共五百四十户。
  这么小食邑的列侯,简直是列侯阶级的耻辱,甚至很多关内侯的食邑都比宋子候多。
  然而,这个宋子候又是汉室列侯中的奇葩。
  尤其是本代宋子候许九,简直就是惹祸机器。
  从他继承爵位以来,所作所为,都可以用离经叛道这四个字来形容。
  简单的说一个事情吧。
  当年是谁将西南夷的僰奴引进、推广给关中列侯贵族的?
  答案就是这个宋子候许九。
  这个家伙自从继承了他老爹的爵位以来,就充分的发扬光大了老许的作死精神。
  说好听点,他是个勇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充满了好奇的坏小子。
  说难听点,这货就是个标新立异,特异独行的家伙。
  譬如,当初,刘彻用退税政策推广水车,是谁第一个大规模引进购买的?
  不是其他人,正是这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坏小子。
  因此缘故,刘彻也注意到了这个家伙,让人去调查过他。
  刘彻发现,这特么就是个逗比。
  堂堂列侯,完全没有列侯的样子,经常打扮成寻常商贾,混迹在花街柳巷——真是让人无力吐槽。
  他还公然酿酒,结果却只是拿来给自己泡澡。
  很多人都认为,宋子候这个爵位,恐怕要到头了。
  但刘彻却不这么认为。
  刘彻感觉这个家伙或许在未来能有用,于是,就没有让廷尉去管他。
  哪里知道,这货居然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出来。
  “那另一方呢?”刘彻不免好奇起来,敢跟堂堂列侯撸起袖子就是干的家伙,想来背景也简单不到哪里去。
  “是《春秋》博士董公门下的大弟子兰陵人褚大……”汲黯低着头奏报。
  刘彻闻言被吓了一大跳。
  怎么看,都不可能会发生治《春秋》的儒家学者跟列侯当街火并的局面啊。
  他们这是想干嘛?
  一边是列侯,一边是儒家学者,两边居然都能在长安城里火并了。
  虽然没有死人,但是伤人也是重罪。
  汉律规定:伤人及盗抵罪!
  又,假如被伤害的人最后因伤重不治而死,伤人者坐谋杀罪。
  根据汉律的“刑无等级”的立法精神,列侯犯法,依律法处置,只是会相应的给予降罪。
  即使如此,在汉室历史上,失手打伤了人,然后那人死了,最终被撸了爵位抵罪的,也不是一两个了。
  比较著名的有南安候、昌武侯等倒霉蛋。
  尤其是昌武侯单得,他被以“坐伤人二旬内死”的罪名,腰斩弃市,真是悲剧!
  有了这些先例在前,刘彻真觉得,这宋子候许九跟那褚大应该是活腻歪了。
  但汲黯却还是有些吞吞吐吐的样子,刘彻见了,就知道肯定还有内情,于是问道:“说吧,还有谁搀和了?”
  “回禀陛下,没有旁人,就是宋子候与褚大相争,继而两者械斗,只是……”汲黯憋着脸说道:“他们械斗的地方是东二里的乡校!”
  “混账!”刘彻终于怒不可谒。
  “把他们统统送去诏狱里面,好好反省反省!”刘彻淡淡的吩咐。
  乡校,那是一个无比神圣而且极端肃穆的场所。
  那是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地方。
  是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圣地。
  在乡校斗殴,等于后世有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打架一样,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罪加三等。
  “诺!”汲黯恭身领命。
  在乡校闹事,无论如何,都是大罪。
  尤其是推崇“乡党之训”的刘氏,更是将乡校看的无比重要。
  通常有乡校的地方,必有三老。
  三老当面,除非天子驾临,不然,是龙,你给我盘着,是虎你给我趴着。
  这个事情,往大里面说,甚至牵扯到了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只是,天子的吩咐却有些奇怪。
  诏狱?
  那不是专门用于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吗?
  按道理来说,不是应该由廷尉或者中尉接手的吗?
  难道天子有其他用意?
  汲黯甩了甩脑袋,将这些抛之脑后。
  于他而言,这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真正的大事,就在马上就要到来的朝仪上面。
  现在,张汤去南阳,义纵在云中,另一个执掌了虎贲卫的剧孟,从来都不爱好参与政治,只遵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于是,这天子身边,唯一能与他形成竞争关系的,就剩下一个人——颜异。
  这些日子以来他与颜异斗智斗勇,不知道斗争了多少个回合。
  而胜利的曙光,却依然不见踪影。
  这让汲黯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起来。
  他迫切的需要作出成绩,来证明自己。
  而今天的朝会是个不错的场景。
  汲黯已经在脑海里脑补自己舌战群臣,嘴炮击飞无数反对者的画面。


第635章 温言在口(五)
  乘着撵车,刘彻从宣室殿的南侧进入殿内,在他周围始终簇拥着绝对忠诚的虎贲卫武士和骑郎们。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汉代的常朝,是在刘邦五日一朝太上皇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
  到吕后掌权时,发展成为固定的制度。
  所以与严肃的大朝会和朔望朝相比,常朝的气氛欢快许多,也轻松许多。
  但今天的常朝气氛无疑比以往凝重许多。
  公卿勋贵,一个个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如同大朝仪时一般。
  “看来,朕的‘党校’计划吓坏了不少人呢!”刘彻心里想着。
  所谓甘棠,其实是打着召公幌子的党校培训而已。
  “天子驾临,群臣礼拜!”伴随黄门侍郎的唱诺声,刘彻在满朝文武的齐声歌颂中,登上御座。
  “诸卿免礼,赐座……”刘彻端坐在御座上道,等到群臣基本都落座了后,刘彻这才接着说道:“今日朝会,先议一下阳信侯刘中意勃乱无礼,下相候、高陵候阴谋不轨,意图谋逆,以及舞阳侯樊市人子它广非其子案!”
  “陛下有诏,今日常朝,先议阳信侯刘中意勃乱无礼,下相候冷慎、高陵候王行,阴谋不轨,意图叛乱,及舞阳侯樊市人之子它广非市人子案!”
  廷尉赵禹与执金吾郅都马上就出列,顿首奏道:“臣廷尉禹(臣执金吾都)奉钦命查:阳信侯臣中意,太宗孝文皇帝以来,屡屡语出狂孛,非议先帝,诋毁至尊,其罪证俱录全已毕,记录在册……”
  赵禹身后立刻走出两个随从的吏员,各自捧着一叠白纸。
  纸上当然是刘中意这些年来的言论,且都有着人证可以证明,刘中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过什么话。
  更有着好几位证人,就是刘中意的家臣、家奴。
  可信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这些证据被一一拿到群臣、列侯面前展示。
  许多的列侯看完,都是心惊肉跳,一个个纷纷在心里骂道:“粗鄙家奴,胆敢背主,当真是小人!”
  这些列侯甚至想到今天刘中意得到如此下场,被家奴背叛,那明天,若是自己的家奴家臣也学习这个榜样,那该如何是好?
  这种歪风邪气,不正之风,必须得到纠正!
  家奴家臣什么的,就该对主人忠心不二,誓死追随。
  想到这里,一些人就偷偷的拿眼睛暼了暼端坐于自己位子上,似乎在闭目养神的内史田叔。
  当年赵王张敖入狱,正是田叔、魏尚等邯郸六君子,负荆相随,一路服侍,成就了那段佳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