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⒉皇б猓庑┰耸浠涂站忠壑髁χ行秃湔ɑ鶭u…188一样都采用1800匹马力的jumo…213e液冷发动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风水轮流转,现在发动机公司当中最炙手可热的是宝马公司,Bmw801系列成了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901系列也有一大群飞机等着用,日子最难过的换成了奔驰公司,他们的Db发动机系列除满足国外数量不多的BF…109订单外,就只能守着He…218的订单,谭克博士倒是在下一代主流活塞战斗机Ta…152上使用了最新型的db603,而且军备部也对这款飞机下了5000架的订单,可惜至少要到秋季才能推出,奔驰公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FW…190和me…262的订单流口水却使不上劲。
  航空工业界明眼人很多,大家知道日本军方以后会成为第二个大市场,虽然亨克尔在He…218上面竭力推陈出新,但如果融俯冲轰炸与水平攻击于一体的Ju…198正式服役,肯定会是日方首选,He…218即便不至于退出历史舞台,使用范围和订单量也会受到极大限制,所以奔驰公司还得继续为当初的傲慢和短见付出代价。
  隆美尔登陆成功仅仅一星期,在伊朗部队配合下,取得了瞠目结舌的成功:土库曼大半个西部、乌兹别克西边小半部分悉数被占领。伊朗军和德军所到之处受到了中亚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很多时候德军部队甚至还未抵达,当地民众已自发起来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残留的红军地方部队望风而逃。那种情形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现在不是在作战,倒像是武装进军一样。
  德军发现中亚地区果然如情报显示一样,完全是空虚且不设防,一直到7月24日,里海突击集团已推进到里海东岸400公里后才遭遇到第一支派遣前来的大部队正规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来的居然是第7骑兵军。
  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和头顶的飞机迅速把这支俄国内战中立有重大功勋、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变成了一批批尸体,最后活着的马匹全被德军拿来运输补给,马尸则变成了中亚各少数民族的食物。
  随后,在两国的扶持下,各式各样的独立政权开始涌现,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巴列维也不客气,直接将与伊朗交界处的20多万平方公里和近50万部落人口划入伊朗版图。德黑兰的伊朗报纸掩饰不住报复的快感,用大幅标题写道:“现在该是我们和斯大林算总账的时候了!”
  在占领距离里海东岸500公里、位于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交界处的中部绿洲地带时,里海突击集团总算遭遇了一些抵抗,但这种抵抗看起来更像是垂死挣扎的无助行为。从登陆成功到最终占领绿洲地带,隆美尔将沙漠之狐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似乎又重演了一边北非狂飙突进的场面。
  面对地图上大片大片失守的领土和不断接到的少数民族独立和起义的消息,斯大林终于坐不住了,召来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厉声问两人有什么办法进行应对。
  “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中亚方面的部队根本不是敌军装甲部队对手,去了只能白白送死,第7骑兵军的下场已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朱可夫叹了口气道,“我们在该方向的兵力部署实在太空虚,除了里海北面还有一个后备性质的集团军,在中亚目前500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其他堵漏办法。”
  “您的意思是,敌人将一直盘踞在中亚,然后煽动各种各样的坏分子脱离联盟,然后下一步再轮到占领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然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整个腹地一片糜烂?”斯大林怒气冲天,“而你们什么也不干,甚至连抽调集团军去拦截都不敢做?”
  “这没有用,我们派出飞机侦察过敌军动静,他至少有6…8万装甲部队,还有8…10万伊朗步兵配合,别说1个集团军,就是2个集团军也打不过。”
  “那就派3个、4个甚至5个。”
  “我们没有这么多兵力,如果我从斯大林格勒方向抽调兵力,敌人一定会趁虚而入,到时候糜烂的就不是中亚,而是整个南翼战线了。”
  斯大林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打算怎么办?”
  “两条。一方面从远东抽调兵力,准备继续抽调30…40万用于弥补前线损失,现在日军开始进攻印度,我认为短期内远东没有危险;另一方面是继续执行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的政策。”
  斯大林对前一条建议不置可否,如果按照朱可夫的抽血法,远东兵力很快就会减少到100万以内,对于后一条建议他本能地皱起眉头,问道:“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数,一旦敌人占领中亚,会对我们的乌拉尔工业区产生极大威胁。”
  “差不多是敌人去进攻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时。”
  “你!”斯大林一拍桌子,气得七窍生烟:这三座城市当中,德军距离最近的杜尚别还有800多公里,离最远的阿拉木图足足还有1500公里——比从华沙到莫斯科还远。
  眼看朱可夫要和斯大林吵起来,华西列夫斯基马上插话道:“总书记同志,我能不能问一下停战谈判的事进展怎么样了?”
  “这该是您关心的问题么?”斯大林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后者立即噤若寒蝉。
  “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斯大林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和盘托出,“莫洛托夫同志已飞去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与里宾特洛普展开秘密谈判,不过进展很不顺利,德国人要价很高,要求必须以现有战线为基础进行停战,而且还要我承认中亚各国独立,这是能轻易答应的条件么?”
  朱可夫楞了一下,现在他终于明白德国方面提出的现有战线后退500公里的用意有多险恶了:任何地方德军只要打开缺口马上就是500公里的领土不见了,也难怪斯大林同志对“诱敌深入”策略如此反感——每退一公里都像是在俄国身体上挖肉一般。
  “关于列宁格勒的事?”
  “对方对先行停火原则上予以同意,但德国人又趁势提出了难民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按200万人的标准拨付粮食……见鬼,我要是有这么多粮食,群众还会饿肚子么?”
  华西列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看来敌人没有停战谈判的诚意。”
  “不,你错了。”朱可夫摇摇头,“敌人不是没有诚意,敌人只是不想在夏季停战罢了。”
  “远东部队抽调过来后多久能投入中亚方向作战?”
  “可能需要半个月,如果顺利,我们可以在9月初发起反击。”朱可夫提了一个建议,“是否考虑和德国人沟通一次,难民由他们帮忙负责解决,我们先将战俘中已生病、伤残的人员还给德军——反正他们不能在用于作战,干脆放回敌军加重他们的负担,反正留在这里也是白白浪费粮食。”
  斯大林过了好半天才满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会交代莫洛托夫同志的,中央战场暂时放一放,你们务必优先解决中亚问题——我不想在9月份以后再次听到这里或那里独立的消息。”
  本卷完,请继续阅读下一卷《激荡:持久的较量》。





第8卷 激荡:持久的较量





第1章 老司机
  “板载!板载!”
  就在德军因层出不穷的难民问题而大感头疼时,由山下奉文率领的日军印度派遣军第一批部队终于在联合舰队接应下,在锡兰岛上顺利地登陆了。这批在菲律宾待了小半年,又在海上颠簸了足有半个月的官兵一下船就迫不及待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已来锡兰一样。
  登陆成功后的日军中下级官兵立即根据海军的统筹安排找地方安营扎寨、进行安顿,而高级军官和司令部人员们则一个个兴致很高,他们在船上用白纸和箱子模拟了大半个月的装甲战术,想坦克都快想疯了,一上岸后来不及休整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前来迎接的海军人员想去观察联合舰队从德国运回来的装备。负责迎接的海军参谋高桥中佐也理解他们的心情,立即把他们拉到了物资和装备集中地。
  一边走一边还不好意思地解释:“长官本来要亲自来迎接的,不过临时出了一点紧急军情,正在开会研究、讨论对策,所以临时委派我来,非常抱歉……”
  虽然海陆军素有隔阂,但面子上至少要过得去,山下奉文是陆军大将,还有印度派遣军司令官的头衔,按理说这么对待确实有点失礼,不过山下本人没有任何不悦,反而主动笑道:“其实海军已来迎接过了,角田将军不就带着舰队中途来接应我们么?些许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如果堀悌吉派个少将来正式迎接,那说不定真是故意怠慢陆军,但现在只来一个中佐,唯一的解释是确实有大事发生——这一点陆军高层都很想得明白。
  当看到琳琅满目的坦克、火炮、飞机、卡车等重型装备整整齐齐排在港口附近的仓库时,所有人都高兴地合不拢嘴。光是来之前看到的清单已足够令人震撼,看到实物后的视觉冲击力就更大,包括山下奉文在内,所有人眼睛都直了。
  “这都是给我们的么?”看着印度苦力们还在将东西不断地从船上卸载下来,山下奉文指了指运输船,随口问道。
  “是,长官!”高桥中佐不敢怠慢,“这里一共4艘船,全部卸载完就清空了。其余大概还有13艘船也是配给贵部的,司令长官的意思是不必卸载,直接到印度南部港口登陆后再卸载,这样能节约时间。”
  “还有这么多?”铃木宗作中将大惑不解,“而且我看都是大船,上面还有多少物资?”
  “您说得没错,这些都是德国方面赠送的大海轮,每艘载重量从6000…1。2万吨不等,总共大约还有将近10万吨物资等待卸载,长官指令是给第一批入印部队使用。”
  山下奉文很快弄清楚了堀悌吉的意思:锡兰岛今后将是物资囤积与训练基地,国内来的陆军先到锡兰岛进行适应性训练,然后再陆续去印度作战。
  “难为他考虑得这么周到,真是太感谢了,现在带我们去指挥部吧,我可以带走几辆小汽车代步么?老是坐海军的汽车也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下官说的晚了。”高桥中佐带着众人走到制定的仓库区,对这里面停着的一片黑压压、足有几百辆的小汽车说,“这些全是给贵部的,长官说中佐以上军官每人可安排1辆专车,其余作为部队用车,这里全是陆军的。”
  “什么?”片仓刊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以往普通步兵师团中一般要少将才有专车,个别实权大佐也可以配,其他佐级军官的小汽车全是部队公用的,轮到谁办事就谁用,现在中佐就配专车,这是要翻天不成?
  高桥没留意到众人的惊讶,反而如数家珍地为众人介绍起来:“这是德国产大众桶车,在德军中一般是连营级军官用车,我们建议给中佐使用;这是美军吉普,全是海军缴获的物资,长官建议给大佐使用;后面是奔驰的凯撒系列轿车,给少将以上高级将领使用。”
  众人都是两眼放光,然后一窝蜂去看自己的轿车,一个个爱不释手,连脚步都挪不开。
  “长官,您的专车在另外仓库里。”高桥小声提醒道。
  众人于是簇拥着去看山下奉文本人的配车。
  高桥指着一辆造型威猛的汽车说:“这是德国产梅赛德斯1500指挥车,具有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