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也无风雨也无情-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薄云天没有信守承诺,其实自己又何曾一言九鼎?答应逸秋的事,始终佯装忘记。
“你饭量不大吧。”
“啊?”
“最好不大,否则我可养不起。”
眼睁睁看着肉包子被敦敦一口一个不带喘气的,她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么?
“我没你爹有钱,把我吃穷对你可没好处。”
“抠……”小眼珠一通乱转,硬生生把门字咽下去,临时改成:“姨娘真朴素。”
他还怕得罪人。
任适秋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启蒙了吗?”
“从一到十都会写了。”
她默默翻白眼。
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给点洪水就泛滥,简称臭不要脸。三岁看小,这家伙长大要不是个祸害,真对不起他这份蔫坏。
“说人话。”
“入门剑法已经练完,后来娘亲去世,没人教了。”
她点点头,刚要说什么,被敲门声打断。敦敦跳过去开门,只见一个面有短须的中年汉子,笑容可掬地抱拳:“可是任姑娘居所?”
任适秋起身相迎,一番让座倒茶。
有外人在,敦敦很懂事地叫人,然后安安静静地玩自己的去了。
“这是?”
“我外甥。”
“难怪同你有几分相像,原来逸秋的孩子这样大了,岁月不饶人呐。”
看着他明显松一口气的表情,她知道这种误会今后无论如何都会如影随形了。
一个独身女子突然消失五年,再出现时身边已多了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在熟悉的人看来总是万分可疑。
相比之下,陌生人反倒仁慈一些。
李宗的样子有些疲惫,说自己明日就回去了,特来道别:“那日公事在身,没顾得上多说。有日子没回家乡,此一番回来,有些事却着实看不惯,一直想问你……按说逸秋离世,薄云天接管任府无可厚非,可前些日子我去老屋附近走了一遭,怎么连牌匾也换了?世伯没有儿子,长女既逝,次女未嫁,这宅子自然有你的份,怎么有家不回住着客栈?任家族人虽散落四方,找个辈分较高的长者主持分家却不难,那姓薄的若不厚道,欺负你一个姑娘家,但说无妨,公门里我颇认得几个人,难道没个讲理的地方?”
她笑了笑,不免有些感动:“多谢李大哥,薄云天并未侵吞我的家产,早在五年前我们就已商议妥当,此次回来只为凭吊大姐,并不久留。”
“哦……”他长叹一声,关切地道:“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敦敦捉到一只蚂蚱,兴奋地跑来跑去,她默默看了一会儿,替李宗续水:“原想走一步看一步,找个合适的地方小住一阵,现在因这孩子,你也知道,薄云天丢了儿子不会不找,正在犯难。”
“依我看,住处倒是小事,孩子现下年纪小,一天天长大,到时你们也四处漂泊么?总得替他挣一个前程。”
想到将来种种,她始终认为天下之大,不愁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塞外之苦都受得过,身在中原,不怕没有立锥之地。
前程什么的就不必执着,当年生母病逝之际命她投靠父亲,自以为女儿寻到一个稳妥的去处,到头来怎样呢。
只见他起身踱了一圈,忽而想起什么:“眼下玉风堂有个差事,只怕委屈了你。”
原来是玉风堂下属分舵的库房需要看守,因是布库,功夫无关紧要,只要一个细心妥当之人,雨雪时节勿让库房受潮,衣料织布不至生霉即可。库房平日少有人至,房屋年久失修,冬冷夏热,极是难熬,且银钱甚少,是以上一任看守不到半年便辞工不做,正好有了空缺。
他如今是一个小管事,倘若向执事的开口,应该十拿九稳。玉风堂的地位江湖中首屈一指,背靠大树好乘凉,薄云天再有本事,也要投鼠忌器退避三尺。
“虽不好听,当做权宜之计也无不可……”
她迟疑一下,随即笑道:“我是百无一用的人,哪里委屈了。”
“如此甚好,权当体恤逸秋,能为她做最后一件事,不枉相识一场。”
从前只当他碌碌无为,很少正眼瞧过,却不知此人重情重义,一副难得的热心肠。她向来与人刻意保持距离,极少牵动情绪,一天之内却两次百感交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 章

南方湿热,一行人到达江都时正逢雨季,连日倾盆大雨,泥石遍地,路途之上历经不少磨难,大多筋疲力尽。进了内城,远远望见一座气派的庄园,楼台高耸,绿荫成阵,想必就是玉风堂总舵。
门前下马,李宗让她等在角门:“我先同他们复命,回头告诉管事,再接你进去。”
谁知侯了个把钟头不见人影,眼看阴云汇聚,又是一场暴雨,任适秋取出油纸伞,命令敦敦不许乱跑,孩子岂能老实待着,做先天失聪状,兴致勃勃地蹲在一滩积水旁,对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充耳不闻。她皱了皱眉,急欲唤他回来,只觉劲风扑面,从墙角骤地拐出一彪人马,眨眼工夫冲到近前,亏得手疾眼快,扯住孩子衣领迅速闪开,浑身仍溅上不少泥水。
差点儿出了人命,竟无人回头张望,这些人绷着面庞,冷峻异常,径直骑入正门,领头的一声令下,纷纷下马,有人从马背上扔下个人形布袋,落地之后不住滚动,随即拖到别处。
“堂主出行也没这么大威风。”守门的看不惯,低声道。
对面站的同僚哼哼:“谁让人家是功臣。”。
“败军之将还敢邀功?”
“没办法,堂主器重,一个马屁顶一万人马。”
敦敦犹自拍着胸膛,小脸吓白。
任适秋松开手:“活该。”
那边李宗气喘吁吁地过来:“管事的出去了,刚回来,我说你是我远房表妹,已点了头。估摸着今天没工夫见你,咱们去住处看看。”
门一开,扑面而来的热气,这间看似宽敞的瓦房多半是曾经的库房,后来扩建新库,充作值夜人的休息之所。屋内最大的陈设就是一张大桌,八仙的,可惜缺了一脚,靠在墙上苟延残喘。她注意到仅有的两张小床上有一张垫着铺盖,才知此屋并非独享,还有一位草料库的看守同住,因为同是女人,共用一室也方便。
李宗还有事,没待会儿就走了,她里里外外察看一番,找到几件前任看守废弃的杂物,回屋一看床褥已经铺好,不禁咋舌:“闹鬼了?”
“是你说的,懒虫要下十八层地狱。”
“你真信啊?”
“信啊。”敦敦摊手。
忽然一阵脚步声,只见门口立着个衣着光鲜的姑娘,未语先笑,腮边两个深深的酒窝极是显眼:“我说怎么有声音,果然库房来人了。夫人要一匹湘妃锦,先时管库的说找不着,今儿又提了,劳烦姐姐开一次库,再借马灯用用,里头黑黢黢的。”
她的穿戴不像一般下人,说话干净利索,对人也客气,任适秋先有几分好感:“对不住,我刚来,没有拿到钥匙,姑娘是哪一房的,待明天找到,送过去如何。”
“也可。”她将料子的质地颜色详细描述一遍:“定是在库里,只是东西多,不知堆哪去了,小丫头子不认得,一来二去百忙一场,我才自己来。”
“放心,我认得。”说完连忙欲盖弥彰了下:“从前在大户人家做过。”
“原来如此,难怪姐姐气度有些与众不同。”她笑道:“我叫赏雪,你明日送到夫人那里,说交给我的,自然有人接过去。”
“不知是哪位夫人。” 任适秋追问。
赏雪已出了门,声音远远飘来:“堂主只有一位夫人。”

朱翠掌灯时分回来,发现屋里多出两个人。
女人很机警,听到响动立即坐起来,内侧的孩子一动不动,睡相无比香甜。
“你就是新来的?”
“我姓任。”
女人很年轻,高而瘦削,有着淡淡的眉眼,挺拔的鼻子与厚实的唇,下巴倒尖,唯一的女子的柔美都在这里了。 孩子有些像她,尚未摆脱婴儿肥,五官没有长开,一脸的鬼精。朱翠这样打量着,不免心生疑惑,见她神色淡漠,眼帘低垂,难以亲近的样子,更加费解。
“没见过钱管事罢?”
任适秋点头。
她淡淡一笑,暗道果不其然,这样的人只怕一天也待不了,今后完全不用担心与人同住,想到此处心情大好,去缺了脚的八仙桌旁坐下,取出菱花镜子梳头。
一梳就是很久。
这样的乌发,像塞外特有的墨玉,幽暗的烛光下其黑如墨,阳光下隐隐透着青紫,不细细保养委实太过可惜,远行疲惫,听着木梳的沙沙声,任适秋漫无目的地想着,眼皮沉重起来。
突听她道:“你习武?”
“家父的遗物,留作纪念。”长剑用粗布包裹了数层,对方仍然一语道破,除了眼尖,难道没有别的解释?瞥了眼她的双手,稍稍放心。
干活的手和练武的手,还是有区别的。
只是一个颇有姿色的女子很难与草料房联系在一起。
“若会武功,我也不会在这里了。”
“其实女人会门手艺也好,总强过靠男人。”朱翠闲闲地道:“世上有两种女人一生靠定男人,一种是最没本事的,一种是最有本事的。”
直到次日清晨将醒未醒,任适秋都在思考自己属于哪种女人。
钱管事一早大驾光临,问了几句话,又交代许多重要事项,见她一一对答,还算沉稳,这才解下钥匙,郑重其事地交出。
“有不懂的就去前头问我,雨雪天气一定仔细,有些名贵衣料娇贵得很,损毁了唯你是问。”又指着一旁的敦敦:“这是你孩子?”
“是。”
“他父亲呢?”
“几年前遇上强盗,被人乱刀砍死了。”
敦敦一抖。
钱管事也一抖,无比讶异地盯着孩子:“那真是命苦……”
上任头一天,需把库房从里到外打扫个遍,既是细活也是力气活,从朝阳初绽到日落西山,忙得筋骨酸疼,比练一天功还累,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坐在台阶上擦汗,忽然想起湘妃锦的事儿。
她进库找出两匹,唤敦敦过来,嘱咐一番,末了稍作激将:“也不知你有没有这份能耐。”
“姨娘不要把人看扁了!”他气鼓鼓地抱起锦缎,一溜小跑地出去。
后来天黑下来,开始着急。
按说一个孩子,走到哪儿都不惹人注意,送完东西一转身就回来了,能出什么岔子。偏就左等不来右等没影,她暗暗懊悔,不该贪图省事让孩子出去冒险,万一好奇心起,闯入机密之所亦或禁区,被人格杀勿论了呢?
“多半在花园子里玩。”朱翠卸妆之余笑问:“到底是不是你孩子?平时对他淡淡的,关键时候急得打转。”
她无心作答,煎熬一会儿,终于站起来:“劳烦照看一下,我去去就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 章

玉风堂太大,路径曲折,专拣宽敞的路走,一路上左顾右盼,一无所获。再往前守卫多起来,房舍楼宇密集,应该已经接近玉风堂的中心。偶有携带兵刃的堂众路过,她从前常同武林人士打交道,几次想冲上去问一问今天有没有孩子被抓,总是按捺住了。
有人投以好奇的目光,再往前走免不了被盘问,这样犹豫不决地站着依然十分扎眼。迎面走来十多人,她避到一旁,只等这些人过去再折回小路,没想到却不走了,其中一个穿着月白衫子的青年上前几步,笑道:“快下雨了,姑娘在这里做什么?”
她本是侧过身,为确定是否在同自己说话,头转了半圈,一个照面愣住了,仿佛看见艳丽的花草,下意识多瞧几眼,意识到目光停留的时间有些长,随即转回去,又想到还没答话,情急之下编的理由未免粗制滥造:“迷路了。”
“你也是这里的人?出一趟远门,回来好些人都眼生。”
“是。”
“去哪儿呢?”
“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