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性论 的研究-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裕141)

因為自性清淨心與如來藏、法身等意義相同,由此引申其本性與法身
一樣,也有常住(nitya) 、樂(sukha)、 我(atman) 等屬性。

    其次,《寶性論》解釋清淨時說:

      「清淨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
      清淨。自性清淨者,謂自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自性清淨心
      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以彼本來不相應故。離垢清淨者,謂
      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如水不離諸塵垢等而言清淨。
      以自性清淨心遠離客塵諸煩惱垢,更無餘故。」(142)

從清淨與煩惱的離、捨而言,清淨可分成「自性清淨」(prakrti…
visuddhi)和「離垢清淨」(vaimalya…visuddhi) 。「自性清淨」(如
來藏)是眾生位,因為它「不捨一切客塵煩惱」。「離垢清淨」是佛
位,因為它「遠離客塵諸煩惱」。其實,佛也是自性清淨,因此《無
上依經》把自性清淨視為通相,離垢清淨視為別相(裕143) 。也就是
說無論佛或眾生,其同具本性淨。眾生雖有煩惱,本性不變,而佛雖
已離垢無煩惱,卻也「不離一切法」。因此在凡在拢鶡o增減。如《
寶性論》所說的:

      「不減一切法者,不滅煩惱。不增一法者,真如性中不增一法
      ,以不捨離清淨體故。」(裕144)

    從勝義諦雖可言在拢辉鲈诜膊粶p,但從世俗諦中凡拢齾s有不同
,那又如何解釋清淨心為煩惱所染呢?《寶性論》引《勝鬘經》說:

      「世尊!剎尼迦(ksanika) 善心,非煩惱所染。剎尼迦不善心
      ,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樱模牟挥|煩惱。云何不樱ǘ
      得染心?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
      了知。如是等《勝鬘經》中廣說。」(裕145)

引文的意思是說,心是剎那剎那變化的,無論是善心或不善心都生滅
不已。既然如此,善心或不善心都不能為煩惱所染,心也不能樱鼰⿶
。但是現實人生中,既有煩惱,又有被煩惱所染的心,理由何在?引
文中的回答是「難可了知」。事實,《勝鬘經》說有二事「難可了知
」:1。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2。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
(裕146)。眾生為什麼會有清淨的本性是屬於形而上的人性論問睿
佛陀對於形而上的哲學問睿捶鸾趟f的「無記」),一向保持默
然,不作理論性無謂的討論,因此這些問睿皇沁壿嬂碚摵退嫁q所能
圓滿解釋的,所以乾脆說「難可了知」。再者,「難可了知」也表示
自性清淨心教義的難於徹證。因此,如來藏學派特別強眨感拧沟闹
要。

    至於「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染難可了知」,如果勉強要從理論上
分析,可分兩個方面來瞭解。一者,所謂「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染」
,是指煩惱覆蓋自性清淨心,而不是在本伲鲜蛊湮廴尽⿶朗恰笐{
依」在清淨心上而存在,煩惱既不能染污清淨心,清淨心也不是煩惱
的生因。如果以主性(自性清淨心)和客性(煩惱)去瞭解兩者的關
係。則「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染」就不是那麼「難可了知」的問睿
。二者,雖然清淨和煩惱的主、客性可以理解自性清淨之不染而染、
染而不染的真正意義。但是如果要追問覆蓋在自性清淨心上的無明煩
惱的起源,這就是屬於「難可了知」的問睿恕R话阏軐W和佛教對於
人性中的染污面(性惡)的起源雖都提出不同的理論和詮釋(裕147)
,但要真正的悟解,從佛教的觀點而言,須要從理論的範疇進入體證
的層次。

    總之,自性清淨心是自《阿含經》以來,一直都是心性論中很重
要的課睿4蟪酥暗男男哉f定下了「自性清淨客塵所染」的模式。
此時期清淨的意義大都指心如白紙般的明淨,從「心淨則眾生淨,心
染則眾生染」的觀點強眨扌牡闹匾4蟪顺跗诘陌闳艚浀湟宰约乙
切法空性的立場融會自性清淨說,使得空與本性淨成為同義詞。《大
集經》中一方面以虛空喻眾生心本性清淨,另一方則強眨麩⿶乐荒
染清淨心,因煩惱只是「依自性清淨心住」,如塵垢依虛空而住,卻
不能染虛空一樣。《寶性論》的自性清淨心說除了承襲以前的心性說
之外,並且系統化了真常系心性說的特點,清淨心由被動靜態轉成主
動能「厭生死欣涅槃」的動力。再者,自性清淨心的含義漸漸擴大成
為如來藏、法界、法身的同義詞。因此,自性清淨心不但如白紙似的
明淨,且蘊含無量清淨佛功德。至於自性清淨無量功德的存有,以及
它與煩惱的關係,這些形而上的理論問睿驗閷凫丁笩o記」性,《
寶性論》認為是難可了知而未加討論,但強眨腥鐚嵵姷摹感拧
樂如來藏法門。

(三)信與如來藏法門

    「信」(Sraddha) 是大小乘佛教均注重的實邸履俊H缥甯ㄐ
、精進、念、定、慧)就是以信為首。《大智度論》也說:「佛法大
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關於所信之法,諸經論各有其強眨摺
《雜阿含經》舉佛法僧拢涞人淖C淨信。《俱舍論》則舉四諦、三寶
、善惡業果報等。然而,如來藏說經論更加強眨胖匾湓蚝
信的含義均值得注意。大約西元三世紀起,如來藏經典開始陸續流轉
起來。其帶有神我色彩的如來藏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佛藏在身,眾相具足」,與傳統佛教無我論確有不同說,難免受到批
評。如來藏經論一方面加以辯解,另一方面也極力強眨攀苋鐏聿卣f
的重要。如《十法經》(Dasadharmaka)(裕148)說:
    「信如來藏,不老不死、無量無邊、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裕149)《十法經》主睿陟墩f明菩薩以十法
安住大乘。十法中的第一法是「信成就」(成就正信),而要達到信
成就,須信受十一種法,而其中之一就是信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的如
來藏。《大般涅槃經》更說:

      「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薩則能具足檀波羅蜜
      乃至般若波羅蜜。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信心故,是故說言一切
      眾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裕150)

    《勝鬘經》是如來藏系中很強眨诺慕浀洹!督洝分惺紫忍岢觥
攝受正法」即是攝受如來藏說。為了攝受正法,佛子應不惜捨身、捨
命、捨財。這可能暗示如來藏說在當時遭受反對或批評,故須加強信
心,並不惜捨身命護持。另一個強眨攀苋鐏聿卣f的原因是如來藏義
甚深,非夫能知,如《勝鬘經》說:

      如來藏甚深故,說拢B亦甚深,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
      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裕151)

由於如來藏的甚深義,世間眾生難知,甚至不容易起信,故《勝鬘經
》強眨ㄐ欧鹫Z。如《經》說:

      「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
      亦難可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
      諸餘聲聞唯信佛語」 (裕152)

眾生自性何以清淨?而清淨心何以又有污染?這兩個問睿侨鐏聿卣f
的主要課睿坏挤欠卜蚰芰酥热蝗绱耍托攀芊鹚f有關如來
藏的教義即可。換言之,它們不是屬於思辯的理論問睿菍凫缎
仰體證的層次。如《勝鬘經》「真子章」說:

      「未來世中,我弟子隨信增上,依於明信隨順法智,自性清淨
      心,彼為煩惱染污而得究竟。是究竟者入大乘道。信如來者,
      有是大利益,不謗深義。」(裕153)

    《勝鬘經》說有三種善男子善女人,能入甚深的如來藏大乘道,
故被稱為「真(佛)子」。第一類為能「自成就甚深法智」者;第二
類為能「成就隨順法智」者;第三類是「於諸深法不自了知,惟仰世
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善男子善女人惟仰如來。」(裕154) 前
二類眾生指菩薩和二乘人,第三類指一般凡夫。後二類眾生尤應信受
佛語。

    將如來藏思想組織、綜合、系統化的《寶性論》對信受如來藏說
的強眨遣贿z餘力,它甚至將最後一品完全做為校量信的功德。
該品開頭即言:

      「佛性佛菩提,佛法及佛業,諸世間淨人,所不能思議。
        此諸佛境界,若有能信者,得無量功德,勝一切眾生。」
       (裕155)

偈中提及的佛性、佛菩提、佛法(功德)、佛業等四法是《寶性論》
的主睿侨鐏聿胤ㄩT要眾生信解的內容。至於如何信解此四法呢
?《論》中的「裕п屬省菇忉屨f:

      「身及彼所轉,功德及成義,示此四種法,唯如來境界。
        智者信為有,及信畢竟得,以信諸功德,速證無上道。」
        (裕156)

偈中的信有三義:「信為有」(astitva),「信畢竟得」(saktatva)
,和「信諸功德」(gunavattva),源自傳統佛教信的三相:「信實有
」(abhisampratyaya),「信有德」(prasada),「信有能」(abhilasa)
。《阿毗達磨集論》(Abhi…dharma…samuccaya) 言:

      「信者,於有體、有德、有能,忍可清淨希望為體,樂欲所依
      為業。謂於實有體,起忍可行信,於實有德,起清淨行信,於
      實有能,起希望行信。謂我有力、能得、能成。」(裕157)

《顯揚拢陶摗芬嘤型瑯拥恼f法:「信者,謂於有體、有德、有能,
心淨忍可為體。斷不信障為業。」(裕158) 也就是說對有「有體、有
德、有能」三者,要有忍可,心淨和希望的心態去信仰。至於「有體
、有德、有能」所指為何,二論洠в忻魇尽!冻晌ㄗR論》則解釋如下


      「信差別,略有三種:1。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
      故。2。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3。信有能,
      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裕159)

由以上的引文,可知雖然瑜伽學系和如來藏學系都說「信」有「實有
、有德、有能(得)」三相,但是其意義有一個重大差別,即二學派
對「信實有」的解釋不同。《成唯識論》說「信實有」是指信「諸法
實事理」。換言之,一切真實佛法的事理都是信忍的內容。而《寶性
論》的「智者信為有」的對象是佛性和佛菩提。具有融通瑜伽和真常
色采的真諦譯《攝大乘論釋》,更直截了當地把信與佛性串連:

      「信有三處:一信實有,二信可得,三信有無窮功德。信實有
      者,信實有自性住佛性。信可得者,信引出佛性。信有無窮功
      德者,信至果佛性。」(裕160)

由上引文可見,「信」的內容已從一切真實佛法,而轉向強眨鹦缘
信仰,而且與真常系各經論中的如來藏(佛性)義可相銜接。再者,
《攝論》如此詮釋信與佛性的關係,也可做為如來藏與瑜伽學系相涉
的例證。以下試以《攝論釋》的「信」三義與《寶性論》和《佛性論
》的如來藏(佛性)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