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手印愿文 禅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之住,它在自然的当下安住的,它不用通过修证的,不用通过对治的,不用通过取舍比量的,它就这样自然安住。为什么呢?里面有真实本性的现量和智慧的观照,自然的智慧,还有就是说它当下的不作意的那种心态。就是说对目前事,他不会放在心上,不会有所得,不会落在那个对象上的。这里的奥妙自己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心不可得,无所住的一种状态,其实也不可以讲状态,是没有状态的状态,就是在不可说当中。但是一个念头起,一个事情来,自己知道明明白白,自己这个时候要护念住这个心不要动,不要受它影响就好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乱心了。这个心的河流就自然住。心还在用,心还是微妙的显现,但象河流一样自然住。同时“亦离昏沉掉举之泥垢”,它也没有昏沉在无念当中,并不是无记,昏沉去了,也没有掉举。天台讲:有口掉、身掉、意掉、很多的掉。举就是说一种心态,激动、兴奋向上举去的那种感觉没有,或者说身体不安老是想起来,老是想到外面去做点什么的,这些泥垢都没有。“愿得坚固不动禅定海”愿我们能够证得坚固不动的禅定海,象大海一样广大。广大就是大定,就是在一切事事物物当中,一切时候、一切动静、一切地方、白天和晚上都在定当中,都在一片当中,这个就叫大定成片了,即所谓的成片的功夫。成片之后五蕴自然脱落,慢慢地脱落,慢慢地开显,这个时候自然会成就。如果没有到成片的功夫不会有成就,没有成道。所以说悟了以后就是在当下消融,当下觉照,当下回归自然,这是开悟的人做的功夫。扫除原来做功夫的习气,对治的习气,有落处的习气,还有很多很多习气要化解,化到后来无功用功了,没有什么功可用了,自然了,自然而然不落明白,自然不作对治,自然不着相,自然而然以后,还有一些微细的地方,有些觉受,有些执着,微细的地方到后来他就没有了,没有以后就成片。一天到晚在自性光明当中,明明朗朗当中,没有明明朗朗的执着,自然白天和晚上都这样,什么事来了都不会动,不会影响就成片了。成片以后五蕴色、受、想、行、识层层脱落,这里就起用了,起大用,开神通等无量妙用。

      数数观察无可观心时
      宛然洞见无可见之义
      永断是耶非耶之疑念
      愿自证知无谬自面目
      这段非常重要。“数数观察”经常观察自己当下的心,当下的觉照,当下的落处,当下的比量,有没有,处处观察,千百亿次的打磨,观察自己当下的心念,一直观察到无可观时,心没有心可观了,没有落处了,没有比量,里面没有影子了,觉照也没有觉照想,心空没有空想,乐也没有乐想,正思维时没有思维想,境界来了没有动心处,这时候就是我们所谓的“数数观”,就是用功了。“无可观心时”没有心可以观了,“心和性”完全合一了,完全一体分不开了,完全做到真正无为,真正现量,真正证到不可思议了,“宛然洞见无可见之义,”这个时候宛然明明白白洞然彻见无见之义,无可见之义没有什么可见,内无什么,外无什么,什么都没有可见,这个是智慧到彻底的时候,本心空明到彻底的时候,证入无可见之义。什么叫义?义就是显现智慧,义理和智慧是对称的,这个义理都要无可见了,那么智慧也不可得了,无智亦无得,彻底了然。“永断是耶非耶之疑念”,永远断除对与错的概念。没有对和错,没有是和非,无论那个大人物怎么讲,佛经里怎么讲,自己对这种是非的东西都没有,都彻底了然。“愿自证知无谬自面目”,愿我们能够自己证悟而了知没有一点点错谬了。自己的面目愿我能亲自证知,一个是智慧的,一个是功德现量的,然后你所讲的话你所做的事,都是本性放光。没有一点错谬,都符合于真理,符合于缘起,相应于实相。和佛一样的说话开示,没有一句话会讲错的,没有一句话讲出来不对机的。在缘起当中观察和显现就是说没有错谬的,都不会有错谬,都是恰到好处。人文科学的极点就是恰到好处。自然科学是实证的,实证到万法的实相。而佛教的道在实证中又能恰到,在恰到中又能实证。实证和恰到一不可分,变成圆融的一个整体。

      观察于境见心不见境
      观察于心心无体性空
      观察二者二执自解脱
      愿证光明心体之实相
      观察于境的时候,只有心没有境界,了知境界是心所显的虚相,这是第一层功夫,而这心又是怎样子呢?它是空无地,没有实体,像明镜一样透明的,这个心也像水晶球一样透明,她映出种种五尘境相。心观的功夫在这一层里,透彻得很,明明朗朗,非常透明,这叫透明的心,所以“观察于境见心不见境”。都是心的显现,“观察于心心无体性空,”观心的时候,一片透明心是没有的,他体性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没有实体,但这个透明体是有的,透明的用是有的,这个“妙”就妙在这里。它即是无相,无相不是没有妙用,无相没有东西就是没有执着的东西,它是一片透明水晶一样非常透彻,它有作用在,明明朗朗显现一切事物,所以说它是心无体性空。“观察二者二执自解脱”观察境和心二者,彻底了悟境空心空的智慧,于是执着于心境的二执都解脱,都没有了。心和境就交融一体了,所以大圆满、大手印当中觉心的显现境界之间它是二边一味交融,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也是很妙的境界,没有这种痕迹,一般人没有到这里的时候都觉提我有个觉心,我在观照境界,我有能知,虽然知道这个觉心无分别,但是还有这个在,所以这个证也不深,如果证到深处,就没有这个痕迹了,没有这个比量的,没有这个差别的,它是一个全体,即一是一切,一切即是一,全体显前。“愿证光明心体之实相,”这个时候就是说要我们证悟到光明的性体,也是讲大手印是光明大手印,这一切是我们本体光明的显现,一切事物都是它显现,是实相的显现,所以说愿我们都能证悟到如是的境界。

      此离意者即是大手印
      此离边者即是大中道
      此摄一切亦名大圆满
      愿得决信知一知一切
      “此离意者”,像禅宗一样“离心意识参,超凡圣路学”是不立概念,不立文字、不立教义、离意即是大手印,禅宗也就是离意。离边的即大中道,大中道离开空边、有边、逆边、顺边、内边、外边、心边、境边等都要离开,这离开是大中道。什么叫大中道呢?它是胜义的智慧,相对于一般中道而言,大中道是破执后的不二圆融,所以二边即是中,叫大中道。如果你有一个边或者有一个中,不是大中道,它是空有不二中融会而入的,这就是大中道。天台宗的一中一切中,空也是中,假也是中,一切是中叫大中道,就是离边的执着以后,边即是中,“此摄一切亦名大圆满”。这个本性能够摄持一切、包容一切、具备一切就是叫大圆满。佛教的宗派很多其实是一个整体,天台龙树菩萨传下来的大中道,还有那个大手印,大圆满虽然它都有自己的体系,但无非是围绕本性展开一种道。所以“愿得决信知一知一切”愿我们都能够决定信入本性,破一切二执,融会心境,圆明了知,于是知道“一”了就知道一切了,证知本性了,一切都知道了。但是本性的德用怎么去圆满,还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虽然要经历一段时间,一切的开发与功夫也不离这个本性上圆满,是本性上的大中道,是本性上的大手印,开展或者显示作用而已。

      无贪着故大乐续不断
      无执相故光明离遮障
      超于意识任运无分别
      愿无间修离勤之修持
      无贪着的大乐就是没有贪着的快乐,没有比量的快乐,那么这个快乐不是外面引起的,不是物质,不是气候、不是别人对你好、不是衣服穿得舒服,也不是因为身材健康,气脉充足,不是,它没有任何的外部的条件,它是没有贪着的,它这个大乐是本性,本性本具的大乐。这个大乐因为没有苦、因为没有烦恼、因为没有执着,所以说它恒处快乐当中。它这个快乐没有感觉,但是一直快乐,这快乐无法言说;没有比量,所以无法言说。这无贪着大乐持续不断,无为不动,所以它不会烦恼。因为有本性的大乐所以没有苦的因素,苦的境界来了感受不到苦,为什么呢?因为自性中具有这个大乐。有的人讲到悟道的人为什么这么慈悲,因为它里面充满着大乐,慈悲的大乐,利乐的精神,因为本性当中满溢出来了大乐的光芒,具足充满了“这个”。它所以会给人安乐,给予慈悲,见众生苦可以拔济他,因为里面充满了这种快乐,它见到众生苦恼它自然会流露出快乐来。给予安慰,拔济你。所以说这个慈悲也好,智慧也好,不是外部培养的,是里面充实流露的,而且是真正的对众生无所住,满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它不是说要帮你什么,你苦了自然给予快乐。烦恼人来了,自然会给予你一种解脱烦恼的力量,自然流露的这就是本性作用。所以“无贪着故大乐续不断。”“无执相故光明离遮障”,不执着一切,一切相都不执着,这个光明离开遮障,自己的光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可以障碍你,可以覆盖你,任何语言文字、任何魔境、逆境、烦恼境、任何境界、佛的境界也好,都不可能遮障你,遮不了你,也障碍不了你,如果你心中起一个念头佛比我高就是遮,如果佛比你高一定要拜佛听佛的话就是障,这一个念虽然说一般人常常要起来的,有了这个念就是遮障。如果起一个念头是魔很害怕,我要用咒来抵抗它,要把它破掉,也是遮障,因为有魔在,魔和佛都不存在啊!才能回到自然的本位。有佛在有魔在都要不自然,都不是真正的本位。如果一个上师比我高我觉得我是凡夫,我一定要对他用激动的心去拜他,这个就是遮障,知道上师和我是不二的,都在本性当中,只不过他这条路走的比较久远一点,我们走的要浅短一点的,他是过来人,我们就跟着他一起走。没有这个高低想法就没有遮障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善知识他都有区别,都有习气,时间久了,开始很恭敬的,时间久了,看到都是他的习气了。人人都是有反面的,都是这样子。因为有恭敬在他就有分别了,当你想象得非常美好,结果因为执着心在,看到或听到反面的东西,所以对他的打击就更大了。所以说真正悟道的人他就没有“这个”在,就说善知识也不高,我也不低,我们都是同一个道,在本性中相应,没有人我是非这个东西在。他这个恭敬是出于自然不是作意,这个恭敬是一种美德,而且对于一切众生也是恭敬的,这个美德是常常存在的,而不是说激动兴奋有所求,而且一种特别的感觉应该没有,有这个在,修道不成功的,是一种障碍。所以说禅宗要“一丝不挂”了,把师父拉下来打三拳,彻底破掉。那么密宗也要把外上师化掉,化作内上师以后,化作光明没有了。密上师根本不用作观想了,自己和上师就是上个法性,都是法身光明,没有区别。要做到这上步,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